央行日前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总结上半年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分析当前经济金融形势。谈及下一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报告》指出,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把握好政策实施力度和节奏等。
业内人士指出,总的来看,面对上半年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及诸多不确定性,货币政策组合拳与其他宏观政策相互配合,为推动经济回升向好持续营造适宜的环境,同时宏观政策思路的转变也有助于经济供求动态平衡。往后看,已实施政策的效果还将进一步显现,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也仍是未来信贷投放的主线。
《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央行进一步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5月宣布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并在1个月内全部落地实施,有效提振信心、稳定预期,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效果较为明显。”《报告》总结称。
同时,本次《报告》多篇专栏聚焦信贷结构优化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指出我国信贷结构在不断优化。
过去十年间,我国信贷投向结构发生深刻演变,主要驱动因素由重资产行业向高质量发展领域升级换挡。《报告》显示,我国新增贷款结构已由2016年的房地产、基建贷款占比超过六成,转变为目前的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贷款占比约七成。
支持科技创新仍是未来改善金融服务的重点方向。《报告》指出,央行将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发挥中央和地方合力,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债券市场发展,培育完善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市场生态,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更加有力金融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还体现出,服务消费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消费和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事实上,无论是5月推出的服务消费和养老再贷款工具,还是近日宣布的育儿补贴及两项贷款贴息政策,都表明我国宏观政策思路在加快转变,更加关注惠民生以及提振消费。(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