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数据高地 沪津皖试点“数据语料作价入股”
来源:证券时报 2025-08-15 A001版作者:郭博昊 韩忠楠2025-08-15 06:46

证券时报记者 郭博昊 韩忠楠

8月14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数据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推出数据产权等10余项制度,并计划年底前将数据流通节点城市扩至50个左右,加速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同时,上海、天津、安徽等地正在试点“数据语料作价入股”等新模式,引导企业将高质量数据集折算为股权投入到相关企业。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指出,“十四五”时期,数据要素正加速赋能千行百业发展。在农业领域,有的企业利用数据赋能智慧施肥,综合提升产量5.5%;在工业领域,有的企业依托海量测井数据开发出行业大模型,钻井决策效率提升了15倍;在服务业领域,有的企业利用公路货运行业数据实现司机与货主分钟级车货匹配,提升单车运行效率30%以上。据悉,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已带动新增超100个新型职业。

国家数据局副局长陈荣辉表示,从全国数据资源统计调查情况来看,2024年我国数据生产量达到41.06泽字节,相当于1564万座中国国家图书馆的数据资源总量。

要实现释放数据价值的目标,规模化流通是关键。国家数据局副局长夏冰表示,实现规模化流通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域的主体之间建立共识,形成统一的标准和技术架构。

夏冰指出,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包含北上广深杭等25个城市在内的城市节点,布局了16个省(区、市)的数据基础设施架构,并在7月底全面完成互联互通。夏冰透露,预计到今年底,我国的数据流通节点城市规模将扩大到50个左右,覆盖80%的省(区、市),为数据规模化跨域流通奠定设施基础。

数据在推动“人工智能+”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刘烈宏指出,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日均Token(数据处理单位)消耗量突破30万亿,1年半时间增长300多倍,反映出我国人工智能应用规模的快速增长。上海、天津、安徽等地正在试点“数据语料作价入股”等新模式,引导企业将高质量数据集折算为股权投入到相关企业。

刘烈宏表示,下一步,国家数据局将通过体系化布局持续推进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加快打造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数据高地,推动全社会强化数据要素价值认同,加快推进数据要素价值共创。

责任编辑: 刘少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