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煤城”到“橙都”,重庆奉节探索生态经济新路径
来源:第一财经作者:周芳2025-08-13 15:43
(原标题:从“煤城”到“橙都”,重庆奉节探索生态经济新路径|活力中国调研行)

在三峡江畔,有一个被绿水青山环抱的县城,这里漫山遍野种植着38.3万亩优质脐橙,“奉节脐橙”的品牌价值高达381.7亿元,可谓“一棵果树托起百亿产业链”。

但曾几何时,这里遍地运煤车。调查显示,2003年,重庆市奉节县涉煤乡镇达17个,12万人靠煤吃饭,过度的煤炭开采让山体百孔千疮,全县水土流失面积占比达68%,森林覆盖率一度跌破30%,地质灾害点多达1420处。

在“共抓大保护”下,奉节近年来累计关闭煤矿217个,正式告别煤炭生产市场。通过“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奉节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97.89平方公里,治理石漠化125平方公里,全县森林覆盖率回升至69.49%。

环境变好了,但财政收入也随着煤矿关停而骤减6亿元。如何走出了一条山区致富的转型新路?奉节人将目光投向了22万亩坡地。

8月13日上午,“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奉节县永乐镇大坝村,这里依托9.8公里的长江岸线优势,种植了1.2万亩脐橙,去年全村脐橙产量达2.4万吨,总产值1.8亿元,一跃成为全国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村。而曾经的煤矿工人也变身种植脐橙的果农,人均可支配收入25777元、同比增长7.8%,户均收入超12万元。

“过去挖煤月挣三千,现在种橙年入百万。”果农曾清云见证了大坝村从“黑色”到“绿色”的转变。过去手拿铁锹挖煤的曾清云,如今成为智慧果园的管理者。在200亩脐橙园里,天上飞着植保无人机,地下铺着肥水管网,树上结出的“诗橙”通过区块链溯源供应到北京市场,曾清云只需点击手机屏幕查看脐橙园的各项数据。

“独特的三峡河谷气候和富含钾元素的土壤孕育出酸甜适度、口感清爽的奉节脐橙,但好橙也怕巷子深。”大坝村村党支部书记左明春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为了帮果农拓宽销路,大坝村依托标准化电商直播基地,组织本村网红7名、直播达人32名成立营销服务队,2024年开展直播带货146场次,销售额达7000万元,线上销售占全村脐橙销售总额的40%,价格较线下高出35%。

同时,大坝村还探索果树订单认养销售模式,“点对点”推送种植、管护、采摘等过程,累计认养订单达16734单,认购0.4万吨。此外,通过参加“万吨脐橙进山东”、橙博会等展销活动,向全国10余个重要水果批发市场直销脐橙,去年累计直销1.1万吨。

大坝村脐橙卖得好的背后,离不开科技助力。奉节县永乐镇党委副书记高成国介绍,大坝村联合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建成“科技小院”,引进专家6名、研究生5名、大学生16名,搭配本地“土专家、田秀才”35名成立农技服务队,帮助解决脐橙种植难题。

“我们按‘六个一’绿色种植管护标准,全生命周期记录开花、疏果、套袋等12个环节数据,全过程数字化管控培土施肥、蔬果采摘、包装销售等流程,不仅年均减少农药使用1000升,减少化肥使用量超300吨,在不打药的情况下,优质果率还提升到了85%,比传统生产模式增收35%以上。”高成国说。

从鲜果销售到食品深加工、农旅融合,奉节脐橙产业正在实现经济裂变。目前,奉节已开发出脐橙酒、脐橙精油等30余种产品,随着汇源果汁30亿元深加工项目落地,可进一步提升奉节脐橙产业的价值链。

与此同时,依托“高峡平湖”“花果同树”等独特景观,奉节县大坝村成为近悦远来的“网红”村落,2000亩农旅融合示范园区打造了“诗城”寻橙、特色乡愁、竹枝词唱诵等3条旅游线路,年均接待游客2.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200万元。

奉节县水利部门监测数据显示,全县38.3万亩脐橙每年可减少水土流失3000余吨,自大规模发展脐橙种植产业以来,奉节累计减少水土流失10万余吨。自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以来,奉节已拒绝高污染项目27个,投入生态修复资金45亿元;同时,年接待游客3800万人次,去年旅游综合收入达218.8亿元。

责任编辑: 邓卫平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