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如何变成乡村振兴的“幸福跑道”?多方解读
来源:第一财经作者:章轲2025-08-04 17:32

将于今年9月15日起施行的《农村公路条例》(下称《条例》)引发多方热议。多位专家表示,随着《条例》的实施,农村公路将变成乡村全面振兴的“幸福跑道”,实现从“最后一公里”向“最美一公里”转变。

农村公路包括县道、乡道和村道,是服务农业、农村、农民的公益性基础设施。《条例》明确,国家综合采取多方面措施,支持和促进农村公路发展。农村公路发展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的资金保障制度。农村公路建设应当与国道、省道建设衔接协调,促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

“农村公路是覆盖范围最广、服务人口最多、公益性最强的交通基础设施,是农村地区最主要甚至唯一的交通方式。”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局长周荣峰说。

近年来,我国农村公路建设成效显著。交通运输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464万公里,占全国公路总里程的84.5%,形成了遍布农村、连接城乡的农村公路网络,农村地区出行难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但与此同时,我国当前农村公路发展仍面临不少问题挑战,特别是农村公路技术等级总体偏低,路网质量有待提升,管理养护短板较多,安全保障亟需加强,服务功能需要进一步拓展。

“当前,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仍是突出短板,农村公路作为连接城市与乡村的‘经济线’‘民生线’,其高质量发展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产业振兴、城乡融合等国家战略的落地。”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党委书记刘鹏飞说。

刘鹏飞介绍,长期以来,农村公路存在“重建轻养”“资金短缺”“责任虚化”等痛点。《条例》直面问题,构建了“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责任体系,明确县级政府主体责任,细化各级交通运输部门监管职责,创新资金筹措机制,为解决“谁来建、谁来管、谁来养、钱从哪来”等核心问题提供了制度依据。

《条例》明确要求,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完善政策措施,健全激励机制,加快农村货运物流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村客运可持续运营,促进农村客运、货运物流、邮政快递融合发展,拓展农村公路服务功能,提升农村公路服务畅通城乡经济循环的能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研究员伍振军表示,当前,农村公路已成为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关键载体。农村客运服务品质提升与农村物流体系建设,是畅通城乡人员往来、激活区域贸易流通的关键路径,更是盘活农村资源要素、释放乡村发展活力的重要引擎。

“当前,我国正在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如何精准高效推进高质量发展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中国公路学会副秘书长刘传雷说,从近年来火热的农村电商直播来看,在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额持续增长的背景下,一批年轻的农民与返乡创业者正借助数字媒体、网络直播平台售卖当地特色农产品,使得电商直播正在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刘传雷认为,整体而言,电商直播的兴起背后,是一个庞大的“县道沟通城乡、乡道往来交织、村道连田到户”的农村公路网。如果离开线下的公路基础设施体系和依托于此的物流配送体系,线上的电商直播是无法持续火热的。“这也充分体现了农村公路带动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作用。”他说。

多年来,农村公路建设和维护的资金保障一直是难题。《条例》提出“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的资金保障制度”,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安排应由其承担的农村公路发展经费并列入本级预算,还特别强调要落实养护资金财政支出责任。鼓励通过慈善和社会捐助以及综合开发运营农村公路相关资源、权益等方式筹集农村公路发展资金,支持金融机构提供相应金融服务,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依法参与农村公路发展。

刘传雷表示,值得注意的是,《条例》提出“农村公路与乡村旅游等经营性项目一体化开发的收益可以用于农村公路养护”,这不仅为农村公路养护提供了新的资金渠道,也为农村公路与旅游等产业融合注入新动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党委书记郭胜表示,允许农村公路与乡村旅游等经营性项目一体化开发的收益用于养护,通过“农村公路+”新业态发展模式,拓宽了养护资金来源,缓解了基层财政压力,为养护长效化提供了制度保障。这种“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资金模式既通过财政预算刚性约束保障了农村公路的公益性属性,又借助市场化手段激活了资源要素价值。

《条例》为农村公路与旅游等产业融合注入新动能。摄影/章轲

《条例》提出,以提升路网质量为重点,对不符合技术等级要求的农村公路实施升级改造,推进农村公路与沿线配套设施、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等一体化建设,促进农村公路建设与乡村产业发展有机融合。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吴永宏介绍,江苏已经率先开展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全面实现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全覆盖,基本实现规划发展村庄双车道四级公路全覆盖。他介绍,下一步,江苏将结合地区实际,进一步推动农村公路路网提档升级、优化结构,改善重点旅游、产业、资源等节点运输条件,更好服务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新建农村公路要同步推进运营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拓展农村公路服务功能。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院长孙永红认为,应强化促进农村公路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制度设计,推进农村公路与沿线的配套设施、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等一体化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加快农村货运物流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村客运可持续运营,促进客货邮融合发展,提升农村公路服务城乡经济循环畅通的能力。

周荣峰表示,从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看,需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进一步提高农村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推动农村公路与关联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把农村地区的环境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周荣峰说,从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看,高质量的农村公路是现代农村的重要标志,无论是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还是促进产业发展和扩大就业,农村公路都发挥着巨大作用,需进一步提升服务品质,提高服务效率,拓展服务功能,畅通城乡交通运输连接,充分激发农村地区经济活力。

责任编辑: 邓卫平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