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建设全面冲刺 年底前实现先行启动区封闭运行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陈雨康2025-08-01 13:48

8月1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通气会介绍了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建设情况。据介绍,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计划于2025年底前按期实现先行启动区封闭运行。商务合作区允许全球各国持有效邀请的受邀人员,免办签证等入境许可进入,一次入区可停留30天,并可根据需要申请延期。到2028年,商务合作区实现全域封闭运作,重点功能性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到2030年,商务合作区全面建成。

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规划面积约0.88平方公里,东临浦东国际机场,南接上海东站,东侧区域为先行启动区。根据规划,到2025年,完成商务合作区先行启动区封闭验收,商务合作区基本功能落地运行。到2028年,实现商务合作区全域封闭运作,完成重点功能性基础设施建设。到2030年,全面建成商务合作区。

根据《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商务合作区在综合保税区、海关监管区和口岸限定区域管理制度基础上,叠加特定封闭区域人员跨境流动便利化政策措施和商务服务功能,将“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制度从货物向自然人拓展。

8月1日起施行的《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管理办法》明确,搭乘国际(地区)航班自浦东国际机场入区的境外人员,持国际旅行证件和商务合作区综合管理机构备案的有效邀请,经移民管理机构核查后入区。国内邀请机构一般提前48小时通过综合服务平台进行备案。

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管理局副局长吴群峰表示,商务合作区允许全球各国持有效邀请的受邀人员,免办签证等入境许可进入,一次入区可停留30天,并可根据需要申请延期。境外人员在区内可叠加适用口岸签证、过境免签等便利化政策,从商务合作区进入上海市区或境内其他地区。境内人员可以通过办理通行凭证入区。

在便捷行李物品管理上,商务合作区对入区境外人员携带的合理自用物品给予充分便利,仅开展安全准入和动植物检疫监管。对境内人员携带需复带出区的物品,入区前可通过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便捷登记,出区时凭登记信息对符合要求的物品实施快速验放。

商务合作区允许全球各国受邀人员免办签证进入,支持企业更加便捷地汇聚全球商务人士,开展商务会见、商务洽谈、新品首发等商务活动,促进商务交流与国际合作。上海市商务部门受商务部委托对涉外经济技术展会实施行政许可,便利外国机构在区内独立举办或者合作主办涉外经济技术展会,促进产品展示和经贸合作。

吴群峰表示,商务合作区运营所需设备仪器实行清单管理,按国家规定享受进口免税政策,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开展医疗器械、航空服务、专业设备等领域的专业培训活动,促进人才培养和技术引进。

在支持开展跨境研发测试等业务上,商务合作区支持企业开展保税研发、保税展示交易、跨境电商、融资租赁、软件测试、数据加工等业务,区内正在规划建设高标准的科创研发载体,为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发展提供物业空间。

吴群峰表示,商务合作区具备国际人员便利进出和设备仪器进口免税的政策优势,支持企业与国际研发团队进行高效的跨境协作,开展技术开发、研发实验、验证测试、成果转化等业务,促进跨境技术交流和联合创新。

责任编辑: 王智佳
校对: 陶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