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研发破局 锻造高端装备“隐形铠甲”
来源:中国证券报作者:杨洁2025-08-01 08:17

在风电机组、高铁列车以及盾构机等众多高端装备精密运转的背后,润滑材料是其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保障,但如此重要的关键材料却长期被国际巨头垄断。中科润美董事长王晓波带领团队从实验室出发,以正向研发打破技术壁垒,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将实验室“克级样品”淬炼为生产线上“万吨级产能”,让中国高端装备用上中国高端润滑材料,为国之重器穿上安全运行的“隐形铠甲”。

从科学家到企业家,从实验室到广阔市场,王晓波和中科润美的故事,映照出中国科技创业者以市场需求为锚点、以创新为杠杆的成长轨迹。王晓波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虽然我们的很多高端制造业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但还有很多最基础的东西需要去研究、解决,这样才能对这些产业形成强有力的支撑。”

筑牢底层根基

王晓波博士研究生期间所在的实验室,是润滑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具有国际领先的润滑材料技术研究能力,长期支撑我国航天、航空等领域的发展。但这些领先技术在当时并未广泛应用到民用领域,很多高端装备配套的关键润滑油脂材料,几乎被国外品牌垄断。

相对于大型高端装备的高光表现,作为其关键配套材料的润滑材料在大众视野里往往“默默无闻”,但这并不代表其不重要。王晓波表示,越是高端的装备,对配套润滑油脂的性能和可靠性要求越高,一旦质量不过关,会直接影响装备的运行效率及使用寿命。

长期以来,我国高端装备润滑材料市场被外资品牌占据。近年来,行业逐步意识到作为关键配套材料的润滑油脂生产供应安全的重要性。王晓波也关注到这一趋势,2010年,他带领团队创立中科润美,旨在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改变我国高端装备润滑材料长期由进口品牌垄断市场的局面。

“目前我国大型风电机组、轨道交通车辆、盾构机等高端装备都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与其配套的关键材料领域也要跟上高端装备产业的发展,这就不得不面对最基础的东西。只有去研究它、解决它,才能对这些行业形成强有力的支撑”。王晓波说。

“可以说,已经没有一个可以模仿的东西放在你面前,过去逆向研发的思维惯性不可行了,我们只能从装备最新的设计要求、对应工况的具体要求出发,开展材料的构型关系研究、底层分子结构设计。”王晓波告诉记者,要想真正走向引领,正向研发能力至关重要。

正向研发没有捷径,只能脚踏实地反复试验。王晓波介绍,基础油质量对润滑油性能起到决定性作用,高端润滑油需要好的合成基础油、好的添加剂。然而最主流的聚α-烯烃合成基础油,其生产技术长期被外国垄断,国内要想实现产业化非常困难,涉及非常复杂的体系性结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王晓波和团队开始探索新的技术路线,开发绿色环保可生物降解的合成基础油技术,通过技术优化,产品主要性能和国际品牌至少达到同等水平,同时在环保性、安全性等方面还实现了差异化功能领先。

在这一差异化创新的合成基础油体系支撑之下,中科润美完成数百种高性能润滑油脂产品的设计开发与量产,形成完善的产品序列,在大型风电机组、高温链条传动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冶金重载装备,以及超高压电力装备、矿山机械、精密机床、电动工具、海洋装备等多个关键领域形成首批规模化应用。

市场化爬坡过坎

从实验室做出样品,到生产线产出稳定可靠的产品,再到千行百业的应用,中科润美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整整用了十年。王晓波坦言,这一路并不容易,“是一个漫长的摸索和试错过程。”

“一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走向民用市场,除了要保障高性能,经济性也是成功的核心因素”。王晓波说。

回顾中科润美十五年的创业历程,王晓波认为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在保证优异性能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我们科技创新投入的重点一方面是提升产品性能,另一方面是开发新工艺,降低产品成本。比如,我们用纳米稠化技术发展了性能优异且成本竞争力强的轴承润滑脂。”

在合成基础油技术发展上,中科润美也优选了国内供应链比较充足、竞争比较充分的原材料,再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实现与进口合成基础油同样的性能。“这也是后续我们产品顺利打开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王晓波说。

有了好技术和高性价比的产品,如何让市场接受,是王晓波在产业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又一个难题。

“润滑材料的应用和推广难度很大,因为越是重要的机械装备,其设备价值越高,一旦发生运行故障和风险,所带来的安全影响和成本就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润滑材料即便再贵,其价值也会显得微不足道。如果这些设备目前用的润滑油脂已经在正常运行,我们要想在这个阶段实现替代,客户会难以抉择。”王晓波坦言。

如何破局?王晓波介绍,一方面,团队科研专家的身份一般能获得客户的初步认可和信任;另一方面,解决工程化问题,交付一致性、稳定性很高的产品,不辜负客户的信任。

以人造板生产设备——连续平压热压生产线所用的高温链条润滑油为例,截至2024年底,中科润美在国内这一细分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在40%以上。王晓波表示,“我们很早就关注到了这个细分领域,开发了相应的产品,但一开始推广应用时困难重重。很多客户会说,我们是进口设备,单台设备价值都要上亿元,一旦出问题你们赔不起。直到2016年,有一个客户注意到我们,也了解我们的科研背景以及在高温链条油领域的技术积累,愿意给我们一条产线来试用。就这样,我们从一条产线开始,逐渐打开了人造板行业的产品应用市场。现在我们的产品已经在全国200多条产线上应用,能够和国际顶尖品牌润滑油一较高下。”

紧跟需求持续迭代

“预计未来我国高端装备产业会迎来稳步增长,一是数量上的增长,二是技术上的迭代升级。”王晓波说,随着高端装备朝着更大规模、更高端、更精密、更智能以及更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润滑油脂也将迎来强劲需求,“我们希望通过不断努力,成为高端装备领域的‘隐形冠军’,打造全球领先的高端装备润滑材料平台型公司。”

在产品研发方向上,中科润美将紧跟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随着新能源汽车和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我们将重点关注新能源汽车和机器人的市场需求,开发适用的高性能润滑产品。”王晓波说。

王晓波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目前行业还是习惯用原有的润滑材料,这也带来很多问题,“我们期望较早介入,用更超前的润滑理念和润滑技术来支撑新兴装备产业的发展,比如用非常灵巧精细的润滑材料来实现它长寿命、免维护的需求。”

装备升级迭代需求也不容忽视,王晓波表示,公司将继续在风电、轨道交通、冶金等领域深入研究,不断提升产品性能,满足产业升级需求。

以风电为例,我国风电机组正朝着“大容量”“高能效”方向发展,随之而来的便是轴承、齿轮等核心传动系统的不断创新,这对润滑材料技术也提出新需求,中科润美为此针对性开展了抗板结风电轴承润滑脂技术、抗电蚀风电润滑油技术与相关产品的前瞻性探索。此外,我国鼓励发展海上风电,而海上环境对润滑材料有更耐盐雾腐蚀、更环保的要求,中科润美针对性地开发了可生物降解的环保型润滑油脂。

“未来,所有产业发展都以科技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我们的创业经历表明,只要做和别人不一样的,只要能做到性能、性价比的突破,无论竞争环境如何,都会有穿越周期的竞争力。”王晓波说。

责任编辑: 胡青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