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年中节点,银行陆续召开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上半年工作成效及实践经验;同时,深入研判当前发展形势,系统部署下半年重点任务,为全年目标的顺利达成锚定方向、夯实基础。
2025年上半年,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提升,业绩整体稳中有进。展望下半年,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银行发力方向大多集中于“五篇大文章”“风险防范”“降本提质增效”“数智化”等主题。
图片来源:记者 梁远浩 摄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筑牢风险防线
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根基,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二者共生共荣,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立业之本。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的必然要求,只有实体经济得到充分发展,人民群众才能得到充分的物质生活保障。
央行数据显示,6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68.56万亿元,同比增长7.1%。上半年,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12.92万亿元,显示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信贷支持保持较高水平。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闫先东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半年信贷呈现“总量增长、结构优化”的特征。
具体有以下几个特征:分借款主体看,企(事)业单位贷款是信贷增长的主体;从行业投向看,贷款行业结构持续优化。新增贷款主要投向制造业、基础设施业等重点领域。此外,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贷款呈现“总量增长、覆盖面扩大”的特点。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多家银行在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中提到,要加大信贷投放力量,深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发挥特色优势,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例如,北京银行指出,巩固特色领先优势,深入做好“五篇大文章”,持续打造“五大特色银行”,大力发展“六大创新金融”。光大银行表示,要努力把金融“五篇大文章”做好做实、做出特色,切实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质效,构建绿色金融发展长效机制,提升普惠金融线上化服务能力,发挥养老金融协同服务优势,加快推进数字金融布局。
广发银行表示,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全力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加大信贷投放,切实提升收入增长动能;大力优存增存,切实改善净息差;积极开源节流,切实拓宽利润增长空间;发挥特色特长,切实培育核心竞争力;严密风险防控,切实保障经营成果。
金融业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兴业银行表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走好群众路线,服务民之所盼,着力做好稳楼市、促消费、强文旅、“反内卷”等重点工作,继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强ESG管理,持续做好慈善公益事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防控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毫无疑问也是银行下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兴业银行表示,筑牢风险防线。稳步推进风险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坚持风险赋能,加强全面风控,压实三道防线,提升化险成效,重塑风险文化,同时着力强化监督检查、责任追究,及时发现问题、压实管理责任。
浦发银行明确提出,转变思想,坚决打好资产质量提升主动仗。摒弃以规模和速度论英雄传统思维,以系统思维,强化机制体制建设和工具应用,形成简约、集成、清晰、有效的风险合规内控体系。光大银行表示,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守好合规经营底线。要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加大不良处置和清收力度,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抓紧抓牢内控合规管理,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降本提质增效,抵制“内卷式”竞争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银行业进入营收增速放缓、息差水平收窄、盈利能力减弱的新周期,传统的规模扩张、以量补价的经营模式难以为继,“降本增效”成为银行发展的重要课题。
平安银行指出,下半年,将持续加大资源配置和激励力度,进一步赋能经营发展。各单位要紧跟总行指挥棒,优结构、增收益、降成本,进一步推动全行经营回升向好态势更加巩固。
光大银行也表示,要扎实做好重点工作,通过降本提质增效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加大信贷投放和项目储备力度,平稳有序优化调整业务结构,有效推动存款量质提升,推进信用卡业务转型发展,坚持带头过“紧日子”。
2024年11月,人民银行发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首次用“内卷”来形容银行业现状,并指出,由于商业银行“内卷”严重,出现了贷款利率“下行快”、存款利率“降不动”的情况,导致存贷款利率与政策利率偏离度较大,进而影响调控效果、制约货币政策空间。
今年年初,有银行人士呼吁,“针对银行业低水平‘内卷’问题,进一步强化自律管理,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要带头坚决不打‘价格战’。”7月初,广东打响了金融业反“内卷式”竞争的“第一枪”。广东金融监管局召开辖内银行业、保险业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座谈会,探讨维护行业秩序及防止“内卷式”竞争工作思路、具体措施和意见建议。
某银行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针对银行业“内卷式”竞争的整治行动,主要聚焦于价格竞争领域。目前,在存款与贷款这两项核心业务上,已有较为完善的自律机制加以约束,但在票据、发债等不同业务品种以及手续费方面,仍存在诸多需要进一步规范和统一的类目。
目前,广东、宁夏、宁波等多地银行业出台“反内卷”措施,各家银行相继落实相关要求,还有银行在年中会议上明确提出抵制“内卷式”竞争。比如,广发银行表示,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抵制“内卷式”竞争,坚持长期主义经营理念,守牢风险底线,以自身实力提升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平安银行广州分行召开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暨反“内卷式”竞争宣导会议,部署全行业务发展规划,推进落实反“内卷式”竞争工作。
工行行长刘珺年初撰文认为,市场竞争过度的根源在于同质化服务过度、差异化不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关键还是要提升专业能力,以服务创造价值,靠竞争力“吃饭”。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多家银行在下半年工作部署中提到了特色化经营。比如,苏州银行提出要“做出特色,在深耕细作中打造竞争优势”,打造科创金融生态服务圈,因地制宜做好养老金融,持续将代发业务作为全行战略长期推进,进一步做大资产业务。
拥抱科技变革,持续推进“数智化”战略
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将数字金融写入中央文件,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金融。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了“到2027年底,基本建成与数字经济发展高度适应的金融体系”的总体目标。
《行动方案》从系统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运用数字技术提升重点领域金融服务质效、夯实数字金融发展基础、完善数字金融治理体系、做好统筹协调和组织保障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为银行业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明确了方向。此后,大多数金融机构将数字化转型上升为核心发展战略,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
浦发银行表示,上半年“数智化”战略持续深入、可持续发展态势逐步巩固、改革成效持续释放生产动能。农行指出,智慧银行重点项目有序推进,运营流程不断优化,柜面操作效率持续提升。着力为基层赋能减负,员工关心关爱进一步落到实处。
展望下半年,数字金融仍然是银行的重点工作之一。浦发银行提出,围绕“数智化”战略打造高品质价值银行。如,聚焦市场,提升需求洞察、归类服务、产品创新能力。集中精力做好超级产品、超级平台、超级系统的建设与推广,建立专项行动方案,提升市场竞争力。深化创新,加速基础技术能力建设。以“面向客户、提升体验”为宗旨,向全场景、全业务链条推进技术渗透升级,推进AI架构及信创建设增效提速。
北京银行将“加快全面数字化经营,确保20个科技重大项目圆满收官”列为下半年十项重点任务之一。杭州银行表示,牢牢抓住金融科技这一“利器”,坚持推进数智赋能一号管理工程。农行提出,突出重点深化改革,持续夯实经营基础。推动智慧银行项目加快实施,强化科技为基层减负赋能。以客户满意、员工满意为目标,持续梳理优化制度和业务流程。
“拥抱科技变革”是兴业银行下半年重点工作之一。该行年中会议指出,把握数字时代机遇,增强信心、乘势而上,研究稳定币,开展“人工智能+”,推进“数据要素X”,做好基础工作,在智改数转的道路上迈出更大步伐,加快从“数字兴业”迈向“智慧兴业”。苏州银行表示,减负提能,在一体经营中坚实发展步伐。强化专业能力提升,加大人才上下交流力度,以数字化转型提升质效,以一体化协同拓展空间,全面增强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