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老将再显锋芒 拥抱变化业绩逼近巅峰
来源:证券时报 2025-07-31 A011版作者:吴琦2025-07-31 06:48

证券时报记者 吴琦

近期,伴随权益市场回暖,一批历经市场周期洗礼的基金老将,正逐渐摆脱前期的业绩低迷,部分基金老将再度展露锋芒,不仅净值曲线重拾升势,更以持续稳健的表现重新跻身“双十基金经理”(管理同一基金满十年且年化收益超10%)之列。

基金老将业绩修复

今年主动权益基金业绩逐渐回暖。Wind数据显示,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年内收益超过15%,超千只主动权益基金年内业绩超过20%。

尽管不少主动权益基金仍处于修复前期回撤的过程中,但是短期业绩显著回升,正持续助推着基金长期业绩的稳健增长。

尤其是一些历经多轮牛熊行情的基金老将逐渐走出业绩低迷期,凭借修复净值回撤的能力,对近年来遭受的质疑作出最有力的回击。

国联安基金魏东是公募基金行业为数不多担任基金经理年限超过20年的老将,他担任国联安精选基金基金经理至今,已接近16年时间。在2021年至2023年之间的波动行情中,他也未能脱身,其间最大回撤超过40%,也曾遭受过持有人与市场对其投资能力的质疑。随着近期市场回暖,国联安精选基金年内回报超过20%,一举扭转短期、中期亏损,近一年、三年、五年回报均实现正收益。该基金最新净值距离2021年的历史最高点也不足15个百分点。

作为公募基金行业元老级人物,拥有超20年基金管理经验的过钧,也曾一度被质疑。旗下博时新收益今年取得27.54%的高回报,该基金最新净值距2021年历史最高点仅有不足8个百分点的差距。

诺安基金杨谷担任诺安先锋基金经理至今超过19年时间,该基金在2022年至2024年连续3年亏损,最大回撤一度接近40%,作为经历多轮牛熊的老将,在这期间也遭受过市场的质疑。杨谷还因“专注于投资工作”而卸任诺安基金副总经理一职。今年,杨谷的业绩逐渐走出低迷,诺安先锋年内回报达到18.89%,半年时间内修复近3年的回撤,最新基金净值距离2021年的历史最高点位不足8个百分点。

国投瑞银基金王鹏管理国投瑞银新丝路长达10年时间,该基金今年以来取得17%的正收益,为近5年最好成绩。安信基金陈鹏拥有16年的基金管理经验,其管理的安信新回报今年斩获61.49%的高收益,该基金即将修复此前高达52%的最大回撤,最新净值接近创历史新高。

此外,基金管理经验超15年的基金经理中,南方基金史博、富国基金毕天宇等旗下多只产品今年取得30%以上正收益,在市场反弹行情中展露锋芒。

调仓优质成长赛道

更为引人瞩目的是,一些基金老将获得的优秀业绩来源于其持仓结构的变化,一个清晰的脉络是:他们的投资重心正显著向优质成长赛道倾斜。

当下,宏观经济处于向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变迁的转型期,优质成长赛道投资机会不断涌现,基金经理通过持续迭代投资策略和积极调仓,拥抱新时代的投资机会。越来越多具备持续高增长潜力的优质成长股被基金经理认可并挖掘出来,股价持续上升。

例如,王鹏秉持独立思考、概率思维和逆向勇气,寻找股价低于公司长期价值的标的,其管理的国投瑞银新丝路基金今年二季度末的十大重仓股中新调入了药明康德、阳光电源和洁美科技等,药明康德、洁美科技和阳光电源近三个月涨幅分别高达67%、39.63%和23.74%,成为国投瑞银新丝路基金业绩反弹的主力。

魏东管理的国联安精选基金业绩回升离不开他对行业的判断以及个股的调仓,二季度首次进入该基金十大重仓股名单中的菲利华、航宇科技近三个月涨幅分别高达63.45%和24.86%。

杨谷今年二季度对旗下基金诺安先锋进行了大幅度调仓,6只个股首次进入十大重仓股名单,新晋十大重仓股的建龙微纳、石头科技近三个月涨幅均超30%,联德股份近三个月涨幅超27%,这些公司股价反弹成为诺安先锋净值回升的主要驱动者。

陈鹏在今年一季度对旗下基金十大重仓股进行了全部更换,二季度再度进行大幅调仓,加仓新消费、创新药、算力板块,通过前瞻布局抓住市场风格切换机会,令组合整体收益大幅超越比较基准。

拥抱变化 更新投资框架

在资本市场,很多行业起起落落,但在每一轮行情中,总有新的引领者。这也意味着,在业绩修复的背后,是基金老将数次逆流而行的选择。

一些基金老将以持续稳健的表现重新跻身“双十基金经理”之列,继续验证其投资哲学的长期生命力,表明其核心策略能够适应不同的市场阶段,在时间的长河中结出硕果。

在经历基金业绩的波动后,持有人可能会更深刻地体会到,拥有成熟体系、经验丰富的老将在复杂环境中驾驭风险、把握机会以及修复净值回撤的能力。

杨谷表示,中国已经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经济摆脱房地产依赖,经济转型的进程似乎比人们预期得更快。实体经济的抗打击能力、内生能力、创新能力,也比大家预期要强很多。他专注于投资具有较好业绩的成长股,基金的净值增长就来自于这些优秀公司的业绩增长。

“寻找中国制造业的优势企业是未来投资成功的关键,很可能中国的领先企业就是全球的领先企业。”魏东表示,在这一逻辑下,重点持仓半导体和军工企业,他认为这两个方向不仅是中国的安全命脉,也是未来产业突破的重要方向,有巨大发展空间。

一些基金经理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在业绩低谷期仍能获得持有人的信任,为其策略调整和业绩复苏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部分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拥抱变化并非放弃,尽管重仓股有向科技创新、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成长领域倾斜,但是这并非对自身原有投资原则和框架的抛弃,而是一种跟随时代变迁而对策略进行同步进化的调整,这种调整往往伴随着自身持续学习,对能力圈的不断拓展。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仅有一部分主动权益基金经理走出低迷期,修复基金净值回撤,较多主动权益基金经理仍在完善投资框架、不断提升投资能力。

责任编辑: 刘少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