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2025人形机器人先进制造技术论坛在湖南省株洲市召开。论坛由金属加工杂志社主办,华锐精密(688059)承办,宇树科技、天链机器人等产业链上下游的专家、学者参会。聚焦“精密制造、关节革命”的技术融合创新,论坛旨在攻克行业难题,加速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
从技术与产业发展耦合来看,人形机器人正处于产业培育期和产业爬坡期之间,后期市场潜力巨大。
会议上介绍,2024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了20.3亿美元,未来5年人形机器人领域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超过45%。作为融合了机械工程、人工智能、传感技术和材料科学等多学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形机器人被视作全球科技竞争的新焦点。
“马斯克经常提到人形机器人进入汽车生产工厂,其实在去年我们已经跟国内一些头部厂商在实验让人形机器人参与工作。”宇树科技副总经理王启舟在论坛上表示。“机器人的应用还是比较早期,在智能化、工作稳定性上还是有些欠缺,但已经让我们看到它具备的一些优势了。”
具身智能企业宇树科技近日已开启上市辅导,目前宇树科技已有员工约一千人,年度营收超十亿元。王启舟介绍,宇树科技目标在未来5年至10年让人形机器人成为一个真正“可工作”的机器人,即具备一定自主决策能力、泛化操作能力等,这有赖于人形机器人在大模型、数据采集、智能感知、友好耐用等各方面技术能力的升级进化。
作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的掣肘环节之一,灵巧关节、高密度驱动器、轻量化仿生结构等核心零部件如何实现精密、高效、低成本加工制造,如何突破制造瓶颈,满足日益严苛的性能与成本要求,成为全产业链亟待解决的共同课题。
“人形机器人的先进制造,要克服高硬度和高精度两个核心问题,意味着极高的质量要求和高效加工能力。”华锐精密应用技术部部长冯义超在论坛上分享道。他举例称,人形机器人某些关键零部件的加工,需要达到微米级的尺寸公差、亚微米级的表面粗糙度、以及纳米级的表面形貌;人形机器人对细长的结构件、薄壁件的大量采用,也对产品强度提出极高要求。
华锐精密作为国内领先的综合刀具供应商,正在为各行各业提供精密零部件加工解决能力方案。其中在人形机器人制造中,华锐精密已开发一系列用于丝杠、减速器等核心零部件的精密加工刀具,宇树科技也是华锐精密的客户之一。
华锐精密副总经理高江雄表示,自2007年成立以来,华锐精密始终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公司将通过推动人形机器人精密零部件加工能力的提升,为我国人形机器人先进制造技术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