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止在华发动机业务,三菱汽车彻底退出中国市场
来源:界面新闻2025-07-24 10:56

继停止在华整车生产之后,三菱汽车再度终止发动机合资业务。

三菱汽车7月22日宣布,终止与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简称“航天三菱”)的合资合作关系,以及在该公司的发动机业务运营。三菱汽车称,鉴于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转型,三菱汽车对该地区战略进行了重新评估,并决定终止其在合资企业中的参与。

航天三菱于1997年8月成立,1998年开始发动机生产,向三菱品牌汽车制造商以及众多中国汽车制造商供应发动机。此次发动机业务的关停,也意味着三菱汽车彻底退出了中国汽车生产市场。

据天眼查,航天三菱已于今年7月2日更名为“沈阳国擎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同时三菱商事株式会社、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马中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均退出投资人之列,股东变更后的名单中出现北京赛苜科技有限公司。

三菱汽车最早在1973年以出口中型卡车的方式进军中国市场,此后三菱汽车在中国先后成立两家发动机合资公司,一度占据国产车型30%的发动机份额。但随着中国市场的新能源转型,传统燃油车的发动机业务开始式微。

2012年,广汽集团、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三菱商事株式会社三方合资成立广汽三菱,涉足整车业务,三方分别占50%、30%和20%股权,合作年限30年。

2018年,广汽三菱整年销量达到顶峰的14.4万辆,其中主销车型欧蓝德当年销量高达10.56万辆,在整体销量中占比高达七成。此后,广汽三菱销量持续下滑,2019-2022年分别为13.3万辆、7.5万辆、6.6万辆、3.36万辆。

在销量不断下跌的同时,广汽三菱的财务状况也不容乐观。根据广汽集团的披露,截至2023年3月31日,广汽三菱经审计总资产为41.98亿元、总负债为56.13亿元、净资产为-14.14 亿元,已陷入资不抵债。

2023年10月24日,三菱汽车宣布,推进广汽三菱汽车中国业务的结构性改革。三菱品牌汽车在中国的本地生产将终止。广汽集团同日发布公告称,拟对广汽三菱、广汽三菱汽车销售公司实施股权调整等重组事项。重组完成后,广汽三菱将成为广汽集团全资子公司,广汽埃安则将利用广汽三菱工厂实现增产扩能,计划2024年6月实现量产。

近年来随着中国品牌在新能源时代的壮大,弱势合资品牌的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除了三菱汽车,曾推动Jeep国产化落地的广汽菲克也已宣布破产。

责任编辑: 陈勇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