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是传统的租赁小高峰,深圳租房需求也迎来年度集中释放期。在租赁市场中,“二房东”一直是市场热议的话题,也曾带来一些争议。
现在,对于个人二房东来说,“低收高出”的差价盈利模式似乎迎来了压力:租金下跌,竞争房源增多,依赖“低收高出”的差价盈利模式必然导致生存压力增大。
“我在这边做二房东已经十几年的时间,最近几年生意是有点难做。”在龙岗南岭片区从事二房东生意的陈经理,她所在的片区密布住宅小区和城中村,而且片区的交通便利且房租价格适中,所以租赁需求非常旺盛,
“房价在这几年已经有所下跌,房租下跌也在情理之中。尽管市场需求依旧旺盛,但现在市场可出租的房源也越来越多,竞争压力非常大。”陈经理表示,“我们通常与房东签订3到5年合约,收来的月租金价格固定,但价格随市场波动,扣除装修摊销和空置期损失后,是否还有盈利空间很难说。现在,政府对于合规性要求越来越高,中介机构平台、长租公寓品牌品质提升也加剧市场竞争,都在压缩二房东的盈利空间。”
就在近日,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会同市市场监管局等有关部门根据《北京市住房租赁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研究起草了《关于规范个人开展住房转租活动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根据《通知》,个人转租10套及以上住房将纳入行业监管。
在这样的背景下,“二房东”也开始拼服务。“我们在找到租客的时候,都会跟他们明确表示会提供一些后续服务,例如配套家具以及简单的家电维修等,有些甚至都是免费提供的服务。”陈经理说,“总会有部分租客没有精力去打理自己的房子和后续的服务,‘二房东’有时间和精力填补这方面的缺失,这样也更容易找到支付更高租金的租客。”
也有前来租房的年轻租客对记者表示,自己愿意为租赁机构的品牌和品质买单,但如果“二房东”的房源的性价比提高,自己对“二房东”的感观印象也会改变。
深圳贝壳研究院最新监测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16日至7月15日深圳租房成交量达到近六年来的同期新高,较去年同期增长11.5%,由此可见,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深圳租赁市场继续保持旺盛的需求。
“传统‘二房东’这一群体不会消亡,但需要规范。”陈经理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