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热议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新三板被寄予厚望
来源:证券日报作者:包兴安2020-10-23 09:27

中小企业是我国创新发展的主力军,而新三板是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重要平台。在10月22日举行的2020金融街论坛年会平行论坛上,多位业界专家认为,随着设立精选层等标志性改革的陆续落地,一个全新的新三板将继续助力中小企业高效融资,更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原所长张承惠表示,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缓解的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是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第二是金融机构加快转型,第三是监管部门的政策引导。  

不过,张承惠认为,中小微企业融资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是缺少中长期资金、中长期债务性资金,缺少能够和中小企业共担风险的股权投资基金;另一方面是存在结构性问题,需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主任翟立新表示,目前,在新三板挂牌的中关村企业有1109家,占整个挂牌企业总量的13%左右。这些企业相对质量比较好,无论是从成长性还是创新能力来说都是不错的。  

翟立新表示,据初步统计,上述中关村企业去年在新三板实现融资78亿元,占到去年新三板整个融资额的17%。  

“去年10月份以来,证监会、北京市有关部门积极支持新三板改革,设立了精选层,实行公开发行,对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转板等制度进行创新性安排,新三板的活力显著增强,融资功能不断提升,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翟立新说。  

中信建投证券董事长王常青表示,保险机构、证券公司作为投融资两端的重要桥梁,一直在发挥着中介机构的作用。  

王常青表示,从去年科创板的推出,到今年新三板精选层落地,再到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这一系列资本市场改革已经拉开了中国股权时代的序幕。新的形势要求证券公司也做出改变,必须与时俱进改变已经习以为常的通道式的、标准式的服务模式,要全面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对企业价值进行深入挖掘,帮客户实现融资目标。  

王常青建议,从监管机构的角度来看,可以通过设立指标来鼓励投资银行、证券公司服务中小企业。  

厚朴投资董事长、高盛高华证券董事长方风雷建议,应该考虑在证监会出台统一标准的情况下,由新三板在全国设立类似的兴柜市场,让企业先挂牌,辅导六个月,一年以后再往新三板转,这样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公司治理结构等都会得到提升。

责任编辑: 陈勇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