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A股首份中报出炉!中盐化工上半年推动可持续发展,培育成长潜力
来源:证券时报网2025-07-15 10:49

7月14日晚间,中盐化工(600328)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这也是2025年的A股上市公司首份中报,向市场传递公司加快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信心,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上半年,中盐化工纯碱、金属钠、糊树脂、熟料、维蜂盐藻销售同比增长,实现营业收入59.98亿元,归母净利润5271.55万元。同时公司旗下公司成功竞拍到国内发现储量最大的天然碱资源,优化纯碱产业布局。由于看好天然碱资源为公司带来的成长潜力,华泰证券近期上调了公司估值和目标股价:给予公司2025年20倍PE估值,目标价8.40元(前值为7.56元,对应2025年18倍PE),维持“增持”评级。

主要产品实现高质量发展,战新产业布局落地

2025年上半年,公司第一大产品纯碱产能释放,同时纯碱产品优化“期现结合”营销模式,提升增销创效综合能力,因此产销量分别达到216.05万吨、214.52万吨,分别同比增长38.31%、38.75%。公司烧碱产品尽管产销量同比减少,但受益于氧化铝等下游领域需求扩张,叠加行业环保限产影响供给端,烧碱价格上涨19.87%,带动公司上半年烧碱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7.62%。

公司糊树脂产品转向价值竞争,调整高端布局与结构,2025年上半年产量、销量、营收均保持增长。目前,3万吨/年高端特种糊树脂主体已封顶,项目建成后可有效提升产品附加值;公司下半年将加快年产6万吨特种树脂技术升级改造项目建设,进一步增强优势产业规模效应,实现氯碱公司现有普通PVC产品的转型升级,助力公司“做中国最大的糊树脂,做世界最好的糊树脂”目标。

根据半年报,公司金属钠建立中盐引领竞争机制,稳固行业地位和市场份额。从公司披露的数据来看,精细化工行业(金属钠、氯酸钠产品)上半年的销量同比增长29.06%,营收同比增长10.68%。公司宣布还将推进1万吨/年金属钠迁建项目建设,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自动化水平,巩固公司金属钠行业龙头地位。

公司高纯钠是一种高纯度金属钠成品,被列入国家863计划项目,产能800吨,装置以公司全球最大的金属钠生产技术为依托,工艺及成本控制在行业内具有优势,该产品可用于反应堆的冷却剂,采取订单式生产模式。近期,核电产业链催化频现,核电需求预期持续上行。公司7月2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高纯钠已在核电领域成功应用,完全符合现有核电装置要求。

此外,公告还显示,上半年公司改进外贸激励机制,有力弥补国内市场下行所造成的缺口,金属钠、聚氯乙烯、天辰公司糊树脂外贸销量同比增长。

纯碱业务成本优势巩固,加快天然碱资源开发

公司现纯碱产能390万吨/年,为国内第三大纯碱生产企业,氨碱法、联碱法工艺都有布局。2025年上半年,公司纯碱生产主要原材料原盐、石灰石、液氨的平均采购价分别同比下降27.90%、1.28%、11.14%,煤、焦炭、兰炭价格也同比显著下降,成本优势进一步体现。

纯碱业务是公司的基本盘,在当前行业深度变革调整期,SW纯碱行业5家上市公司中3家2025年一季报亏损,能够保持盈利已属优秀公司,公司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和复杂多变的重重挑战迎难而上,保持了行业较高的盈利水平。随着公司通过布局天然碱探索创新发展,有望进一步做强做大做优。近年来纯碱需求端基本维持稳定,随着低成本天然碱扩张,纯碱行业供给端将会迎来变局,掌握天然碱资源将掌握纯碱工业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公司对开发天然碱、重塑纯碱行业竞争格局充满信心。

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纯碱行业做强“氨碱法、联碱法”工艺的同时向“天然碱法”迈出坚实步伐。天然碱法较合成法纯碱生产在成本及能耗、绿色环保方面具有优势,将有效优化公司纯碱产品结构,提升公司纯碱产业核心竞争力,并进一步巩固规模优势,促进公司纯碱产业高质量发展。

3月28日,公司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公司强强联合,共同出资成立中石油中盐(内蒙古)碱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盐碱业”),以其为主体开展天然碱及其伴生资源采矿权获取工作。6月17日,中盐碱业成功竞拍获得通辽市奈曼旗大沁他拉地区天然碱采矿权,该天然碱采矿权现为国内发现储量最大的天然碱资源。在中盐碱业减资完成后,中盐碱业成为中盐化工100%股权的全资子公司,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公司将支持中盐碱业开展天然碱采矿权资源开采、加工等事项。

下半年,公司将全力推进天然碱矿产资源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工作。公司及中盐碱业将借助中盐集团及外部专业技术力量,制定科学的开发利用方案,方案设计中充分考虑引进行业内先进技术、工艺、设备;通过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应用提升生产效率,加大绿电使用比例及节能降碳技术应用,全方位降低运行成本,科学组织、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力争早日投产见效。

推进低碳、循环经济布局,实施分红回购回报股东

近年来,公司持续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2025年上半年,公司电力运营实现质效双升,绿电采购占比达23%,有效提升企业绿色竞争力。108MW可再生能源项目完成前期手续办理,实现风光储一体设计,助推能源结构绿色转型。同时,公司氯碱余热蒸汽制50%烧碱、电石炭材立式烘干窑节能环保改造项目进度超预期,有效压缩价值转化周期。公司系统推进节水减排、节能降碳工作,上半年,乌斯太地区总取水量较去年同比下降,且中水回用率100%,水资源综合利用率显著提升。

上半年,锅炉烟气二氧化碳捕集及固废综合再利用项目一次性开车成功,入选内蒙古自治区绿色制造示范项目,相关技术纳入《纯碱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实施指南》,为行业落实“双碳”目标提供可复制样板。该样板首先复制到公司位于青海省的子公司昆仑碱业,2025年6月公司宣布投资建设昆仑碱业锅炉烟气超低排放技术改造项目,将增强产品竞争力,获得市场和社会认可。

公司高度重视市值管理工作,连续多年以现金分红的利润分配方式真诚回报股东。2025年5月,公司完成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80亿元。

同时,公司上半年继续推进回购。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已累计回购股份903.65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616%,已支付的总金额为人民币6704.11万元(不含交易费用)。根据公司2024年12月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回购议案,本次回购资金为5000万元至1亿元,其中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的资金不高于资金总额的50%,用于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的资金不低于资金总额的50%。公司接下来有望实现上市以来首次通过注销已回购股份回报广大投资者,提振投资者信心。

责任编辑: 李映泉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