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的西湖边,散步逛街的同时,还能顺便办理政务事项。7月11日,杭州西湖景区首场“政务夜市”开张,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行政服务中心将服务窗口从办事大厅直接“搬”到了人潮涌动的西湖边,让市民和游客逛着西湖就了解政策、办成“政”事。首场“政务夜市”开张2小时,政务快办区现场指导办理业务28项,全区域接待咨询和体验超1500人次。
政务夜市,是继去年率先推出“非工作时间”预约制增值服务后,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行政服务中心再次推出的政务增值服务全新举措,解决了不少群众的难题。政务夜市像小吃夜市、文化夜市、人才夜市那样,让人体验夜市的烟火气和愉悦氛围,在游逛西湖时,顺便咨询和了解政策,把“政”事变成了“易”事,真是快哉!
近年来,各地行政服务改革成效显著,为民、利民、便企的服务,百姓看得见、听得到,也深有体会。尽管手机“浙里办”可以办理不少事项,但有人不熟悉操作,心里有解不开的问题,还是希望现场咨询办理。正值酷暑,白天出门办事会有诸多顾虑或不便。在此之下,政务夜市解了办事群众“上班没空办”的愁和汗流浃背的尴尬,也多了悠闲自得的惬意。市民和游客了解了行政规章、流程,清楚了社保、医保、公积金等事项,行政部门还宣传了商事登记、民生保障、人才服务等方面的政策,政务夜市办成了许多事,一举多得。
政务夜市,显然是以小步慢跑形式创新出现的。政务难事成了政务易事,凸显了为民、利民、便企的特色和初衷,反映了政务服务在促进和改善民生、推动和加速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在中国这个大舞台上,任何一次以群众为中心,从社会需要出发,哪怕是细微的政务服务创新,事实上都因为回应了大众关切,满足了百姓需要,让企业群众少跑腿,获得了更高的情绪价值,十分了不起,值得击掌叫好。
从各自为政到大厅式行政服务,从链条式服务到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从“数据多跑路”到“群众少跑腿”,行政服务升级迭代,使办事流程更加透明,行政服务更为高效,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及“脸好看、事难办”等现象不见了,行政服务与社会发展和百姓需要的衔接更加顺畅。人们大开眼界之余,也出现了行政服务已经够好,无须再改进、优化的观点。政务夜市,是对这一观点的正面回答,对行政服务创新也具有新的启发。
纵观行政服务改革进程,伴随每次服务升级,在获得认可和肯定的同时,也会有新的遗憾和期待。相关方面及时收集信息,在缜密研究基础上,多次改进和优化行政服务,顺应公众需求与期待,公众又不断提出新的希望……这样的互动模式,是行政服务无止境的生动注释。通过这样的磨合和进步,官民关系融洽了,社会需求满足了,行政服务主体的观念、意识及其责任感、使命感也随之提升了,行政效能和机关作风也难能可贵地改善了。
本版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