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锦动力(300157)于上海举行投资者交流会,公司管理层与投资者围绕经营现状、技术发展历程、全球化布局及未来发展战略等内容展开了深入交流。
据新锦动力董秘王艳秋介绍,作为深耕透平机械行业二十载的行业龙头,公司已构建“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工程服务”全产业链体系,形成了以高端装备制造为核心、能源及能源服务业务协同发展的业务格局。
“公司装备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石油化工、煤化工、天然气化工、天然气液化、绿色能源、绿色发电及储能等领域。合成氨装置是公司的拳头产品,支持公司产品矩阵的持续升级,助力公司在LNG、PDH、MTO等应用领域的市场布局。另外,公司已成功承接天然气压缩机组检修项目,在天然气长输管线领域确立竞争优势。未来公司将聚焦细分领域技术攻坚,在巩固合成氨、尿素、甲醇等传统化工装备优势基础上,重点布局绿氢氨一体化、压缩气体储能等新能源领域,实现产品矩阵的战略升级。”新锦动力副总经理刘会增在交流会上表示。
财报显示,2024年,新锦动力实现营业收入5.52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706万元,实现扭负为正。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671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主要因公司积极化解逾期债务,共实现债务重组收益7849万元等。截至一季度末,公司在手订单金额约为16.81亿元。
对于外界关注的债务情况,公司董事会秘书王艳秋阐述,凭借控股股东的支持以及公司自身经营性资金的积累,公司债务结构得到一定优化;同时,公司通过与各方债权人保持积极沟通,审慎制定与商讨和解方案,探索出多元化解决途径,并在2025年初实现多项关键债务重组方案落地,公司逾期债务规模进一步下降。
“目前公司在手订单规模增多,在订单签订时合理设置预收款条件,因此,公司造血能力逐步提高、经营性现金流逐步提升。随着自身融资能力的逐步提升,公司正在积极寻求多种融资方式,未来将探索更多融资渠道,进一步优化公司资本结构,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王艳秋谈到。
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随着国内外市场开拓力度的加大,围绕产能扩张,新锦动力正在积极构建“一核三翼”产能布局:以锦州主厂为技术中枢,布局石家庄、廊坊、成都三大专业配套基地,通过产能改造升级及扩张,提升生产效率与交付能力。与此同时,公司加速推进全球化运营体系建设,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谈及全球市场布局情况,公司副总经理刘会增表示,公司以深耕国内市场为基石,推动海外市场布局走深、走实,深化拓展中亚、中东、东非、北非、中美洲等新兴市场。目前,公司海外市场战略布局已见成效。
例如,2023年,公司与海外用户签约日产3000吨(约合年产100万吨)合成氨装置压缩机组,该机组主要性能参数和技术指标设计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24年,公司又与该客户达成备品备件服务合作。同时,公司承接了中哈天然气管道有限责任公司(AGP)中亚天然气管道维修项目成功进入天然气长输管线领域;近日,公司还通过了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供应商认证,跻身国际高端能源装备供应链体系等。
再如,在海外油田方面,新锦动力董事长王莉斐指出,公司拥有位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南部总面积达17300英亩的三个油田区块的勘探作业和开采权益。目前公司业务整合与管理团队搭建工作已落地,下一步将重点加强油田勘探,升级精细化开发,通过新井钻探、激活老井产能、挖掘在产井潜力等措施,继续提升油田产量,夯实油田稳产增产基础。
当前,国家提倡设备更新、国产化替代,这些政策对新锦动力有何影响?对此,刘会增分析称,在国家“绿色制造”“双碳目标”和“能耗双控”等政策的驱动下,能源化工企业对其现有生产设备的绿色节能改造势在必行,这也为公司装备类产品的绿色化发展带来广阔空间。
“通过过硬的技术和不断积累的成功案例,公司树立了良好的市场声誉和客户口碑,在其后续的设备更新、节能减排中具有显著的优先合作机会。如公司利用自身技术优势,进军乙烯装置设备国产化领域,完成50万吨乙烯三机压缩机的性能试验并已实现交付使用;2025年初,公司成功中标福建海辰化学40万吨己二腈及原料配套项目合成氨压缩机,该项目建成后,将有力推动我国高端化工材料的国产化进程迈上新台阶。未来,公司将会继续围绕客户效率提升的广泛诉求,持续优化产品体系和产品性能,为客户提供节能高效的高质量产品。”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