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上市公司经营发展稳健向好 回报投资者力度不断加大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燕云2025-05-27 22:31

天津70家A股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数据显示,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环境,2024年天津上市公司业绩稳健增长,创新能力持续加强,展现强韧内生动能,并购重组活跃度提升,回报投资者力度不断加大,上市公司经营质量进一步提升。

营业收入、净利润实现双增长,盈利家数超八成

总的看,天津70家上市公司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7554.31亿元,同比增长1.80%。13家公司营业收入超百亿元,中远海控、中储股份、友发集团3家公司营业收入超五百亿元,其中中远海控营业收入超两千亿元。35家公司营业收入增长,其中18家公司增幅超过20%,康希诺、海航科技、天津普林、海光信息4家公司增幅超50%。70家公司归母净利润684.44亿元,同比增长18.52%。58家公司盈利,盈利家数占比超八成,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经纬辉开、博迈科、赛诺医疗、恒银科技、津膜科技5家公司扭亏为盈,11家公司盈利超十亿元。

科创板经营业绩尤为亮眼。7家科创板公司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80.11亿元,同比增长28.59%;实现净利润25.40亿元,同比增长357.73%。中央国有控股公司“压舱石”作用显著。2024年11家中央国有控股公司营业收入4899.39亿元,占整体收入的64.86%,收入金额同比增加11.14%;11家中央国有控股公司全部实现盈利,净利润639.66亿元,占整体比例的93.46%,净利润金额同比增加61.49%。

2025年一季度,70家上市公司继续保持双增长的良好势头,共实现营业收入1701.97亿元,同比增长2.07%;归母净利润169.59亿元,同比增长34.16%,55家公司实现盈利,占比近八成。7家科创板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30亿元,同比增长33.04%;实现归母净利润7.05亿元,同比增长122.53%。

强化科技创新驱动,资本助力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

2024年,70家上市公司研发人员数量较去年同期增加5.18%,13家上市公司研发人员在千人以上,研发队伍逐渐扩大,促进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科创板上市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增加,2024年研发投入超过50亿元,同比增加11.74%,研发人员3713人,同比增加11.80%,科创板公司整体研发强度连续3年保持在25%以上,研发强度高于全国科创板上市公司整体研发强度16.39个百分点。

全市39家重点产业链上市公司,覆盖高端装备、生物医药、中医药、新能源、绿色石化、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集成电路等9条重点产业链,研发投入合计138.63亿元,研发强度为7.63%,高于全市A股上市公司整体研发强度4.64个百分点。其中23家公司为链主企业,中科曙光、凯莱英、天士力3家公司为国家级链主重点产业链上市公司。

并购重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焕发生产经营活力

2024年,天津上市公司共开展54单并购重组,金额共计384.29亿元,金额同比增长35.41%。2025年一季度开展7单并购重组,金额共81.84亿元,金额同比增长145.40%。

“并购六条”发布以来,津投城开、天汽模、滨海能源、海光信息、中科曙光纷纷发布重大资产重组预案,通过并购重组实现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竞争力、抗风险能力以及公司业绩。津投城开计划转型供热及新能源行业;天汽模拟收购参股公司东实汽车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下游客户提供从模具开发到零部件量产一站式服务;滨海能源拟筹划发行股份购买新材料领域企业,拓展公司业务增长点;海光信息拟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成功实施后将成为《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正式修订发布后首单上市公司之间的吸收合并交易。

多措并举提升投资价值,“真金白银”增强投资者回报

近年来,天津上市公司用足用好现金分红、回购增持等市值管理工具,ESG报告披露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不断为市场注入“强心剂”,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日益凸显。截至目前,70家上市公司总市值13598.1亿元,较2024年年初增加20.68%,7家科创板上市公司总市值3813.73亿元,其中,海光信息市值相较于2024年初接近翻倍,突破3100亿元,保持全国科创板市值第一。

2024年,53家上市公司开展现金分红,实施分红总额268.89亿元,8家上市公司开展10次中期现金分红,中期现金分红金额共计96.63亿元。2025年以来,已有50家公司公布或实施2024年经营年度现金分红方案,分红金额合计281.39亿元。

2024年共有27家上市公司实施回购,金额合计48.36亿元,实施回购家数同比增长50%,实施金额同比增长58.87%。9家上市公司股东开展10轮增持。2025年以来,11家公司实施回购金额合计22.08亿元,4家上市公司股东公告开展增持。上市公司积极利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9家上市公司已累计使用11.75亿元。

38家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度ESG报告,披露家数占比54.29%,其中28家上市公司连续三年披露相关报告,6家公司首次披露该报告。上市公司主动披露ESG报告意识逐渐提高,披露质量不断提升,社会认可度稳步上升。(燕云)

责任编辑: 高蕊琦
校对: 廖胜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