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涨98.4%!米价领跑日本4月CPI,前首相之子小泉进次郎将如何破局?
来源:第一财经作者:潘寅茹2025-05-23 15:44

头顶“新生代政客”光环的日本新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将如何应对走高的米价?

21日,日本首相石破茂撤换了发表“从不买米”言论的农林水产大臣江藤拓,决定由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之子、前环境大臣小泉进次郎接任。江藤拓也成为了石破茂政府成立后,首位并非由于众议院选举落败而被撤换的政府要员。

小泉接棒之际,23日,日本总务省最新数据显示,4月日本除生鲜食品以外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为110.9,同比上升3.5%。其中大米类较去年同期上涨98.4%。这是自1971年有可比数据以来的最大涨幅,同时也是连续7个月刷新历史最大涨幅。

日本超市中的大米(来源:新华社图)

指导价格

据央视新闻报道,日本大米价格已持续上涨十多周,甚至一度出现“米荒”。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统计,截至5月11日的一周内,一袋5公斤装大米均价为4268日元(约合212元人民币),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创下了有统计以来的最高纪录。许多吃惯了大米的日本人不得不减少吃米饭,纷纷改为吃面条、面包和土豆等其他主粮。

21日下午,首相石破茂在自民党党首辩论中就大米价格表示,必须将5公斤大米价格降到3000日元到4000日元区间(约合人民币150至200元)。

23日,就在日本4月CPI公布之际,新任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信心满满地表示,政府将力争使大米售价低于3000日元,“最早6月上架2000日元区间(5公斤装)的储备米。”

公开信息显示,小泉曾任环境大臣,但在自民党内担任过农林部会长一职,拥有一定的内阁大臣经验和农业政策经验。在此前担任环境大臣期间,小泉推动过《食品浪费减量法》等政策,对农业补贴、粮食安全议题有实操经验。尤其在2019年台风灾害后的农田重建中,小泉快速协调能力获得业内认可,被视为自民党内少有的少壮派“技术官僚”。

小泉最新表示,将暂停下周的储备米拍卖政策,继而以按照委托合同销售的形式取代。3月以来,为抑制走高的米价,日本政府首次决定专门为稳定供应而发放储备大米。日本农林水产省目前拍卖了共计31万吨的储备大米,目前这些已陆续通过中标企业流向市场。但是,有分析认为,拍卖储备大米,往往价高者得之,其实进一步助推了米价走高。

对于小泉提出的新方式,分析认为,与买家签订全权合同可能有助于降低价格,但它也会带来诸如如何选择承包商和定价的问题。有日本农民表示,小泉了解日本农业的现状,相信他会出台对策缓解当前走高的米价,并且扭转日本农民数量不断减少的尴尬情况。也有日本农民表示,小泉相对而言,是个年轻的政客,希望他的应对措施能更灵活更快速,即使在面对阻力时也能继续推进他的政策。

三大挑战

日媒认为,摆在小泉面前有三大考验,首要任务便是遏制持续18周上涨的米价。目前来看,储备米投放效果有限,后续是否需要协调扩大进口与本土增产,这对于小泉来说是当务之急。

值得注意的是,在米价攀升之际,日本最大的大米收购商和批发商团体日本农业协同工会(下称“农协”)已大幅提高收购今年秋季稻米的预付款,这也就意味着对日本普通消费者而言,今年秋季或将迎来更高的大米市场零售价。

日本各地将在8月陆续收割新米。在大米主要产区的新潟县,当地农协计划将秋季收获的越光米预付款提高35%,达到每60公斤2.3万日元(约合1156元人民币),比去年高6000日元(302元人民币)。在另一稻米主要产区秋田县,有农协相关消息人士表示,秋季稻米预付款将提高42%。当地出产的秋田小町米预计达到每60公斤2.4万日元(1206元人民币),比去年高7200日元(362元人民币)。

而农协比以往更早“出手”,“加价”预付款,显然是为了鼓励农民将收获的秋季稻米卖给农协,而不是其他买家。

其次,此前民调显示,前农林水产大臣江藤拓的不当言论已导致 87%日本民众认为“石破茂政府应对不力”,小泉需建立更透明的价格监控机制。对于小泉而言,更深远的挑战则在于如何帮助自民党稳住夏季参议院选情。来自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是自民党很大一部分的基本盘。

此外,24日日美第三轮关税谈判将开启。届时日方是否会以进口更多美国大米作为谈判筹码,也值得关注。

责任编辑: 李志强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