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在北京2025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主题活动上发布多项重要成果。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互联网交换中心携手金融、文化、工业等6大领域合作伙伴启动北京市算力互联互通平台首批行业合作伙伴接入。同时,北京市通信管理局为6家取得第二批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试点批复的外资企业颁发许可证。
首批6家行业代表接入北京市算力互联互通平台
会上,中国经济信息社新华财经、中关村智用人工智能研究院、“智树联盟”人工智能联合体、北京国际设计周有限公司、北京集智未来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基地有限公司、南京清湛人工智能研究院6家单位,作为首批接入北京市算力互联互通平台的行业代表。未来,将开展金融、AI、文化、园区、工业等多个重点领域算力需求深度对接。
据了解,目前该平台以北京为核心形成充足的算力供给储备,汇聚了天津、河北、内蒙古、甘肃、山西、陕西、辽宁等地的智能算力,资源累计超60E FLOPS。成功对接国家算力互联公共服务平台,上传算力标识11.5万条,基本形成“跨地域、跨主体、跨架构”算力互联互通体系。
在全国算力互联互通体系内,北京市算力互联互通平台已接入30余家算力服务商,可为医疗、科教、文化、交通、制造等领域企业提供算力资源快速匹配服务。
6家外资企业获第二批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试点批复
北京市通信管理局为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开放试点经营许可获批外资企业颁发许可证。此次北京地区取得试点批复的外资企业包括康明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北京更美互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滴答慈芯科技有限公司、建信住房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卓望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
截至目前,北京累计获批企业达10家,申请业务种类和数量仍居全国领先地位,这些企业资本来源广泛,涉及欧洲、美洲及亚太地区。
北京市通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此次试点批复标志着北京对外开放进程又迈出了重要一步。一是为外资企业搭建了更广阔的商业平台和市场机会;二是为北京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增添新生机;三是为广大市民带来更多选择和差异化服务。同时,也将促进本土企业在市场的良性竞争与合作中积极创新,加速成长,提升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北京发布电信行业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十条举措
聚焦人民群众关切,北京市通信管理局从优化服务供给、提升服务效能、筑牢安全防线等多个维度发力,组织全行业推出“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十条举措”。
在网络升级提速,优化通信产品供给方面,持续夯实5G和千兆光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A和万兆光网建设进程,进一步提升网络覆盖质量与速率。同时,针对入境游客通信需求,结合免签政策推出多款短期电话卡,并探索通信与支付、交通等跨领域融合创新,实现“通信+”服务集成,助力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
在服务提质增效,完善惠民服务体系方面,完善手机营业厅服务标准,拓展智能化服务场景,实现精准化服务响应。针对老年群体,自有营业厅实现“爱心专席”100%覆盖,优化APP适老化功能,并常态化开展反诈宣传和数字助老活动。同时,积极营造健康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严格落实资费透明公示,着力加强不明扣费、夸大或者模糊宣传、擅自订购等侵害用户权益的重点问题治理。
在守护信息安全方面,北京市将继续强化非应邀商业电子信息治理,持续开展动态监测与防护,完善“来电来信免打扰”服务,加大推广“防骚扰”“免打扰”等产品严格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数据安全管理机制,推进“二次号码焕新”服务,切实保障用户隐私与合法权益。
校对: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