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方面支撑产业快速发展
来源:新京报2024-05-27 07:36

《中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报告(2023年)》由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展览推广部主任、办公室副主任高鑫丽在论坛上发布,涵盖编制背景、发展现状、应用场景及发展建议四个方面。

高鑫丽表示,国家政策对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的支持力度很大。例如,2020年,《推广目录》收录了118项产品和120项服务项目,共评选出167家示范企业、297个示范街道(乡镇)和69个示范基地。

高鑫丽表示,支撑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现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首先,根据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联盟测算,2017年,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规模约为2.2万亿元,2020年增至4.27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8%,2023年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规模约为6万亿元。

其次,央企国企陆续布局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我国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的供给主体不断增加。一批大型央企国企、银行、保险、地产等多元市场主体陆续布局,丰富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和产品的供给,推动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

同时,服务模式持续创新,产品和服务供给呈多样化。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服务的产品日趋多元化,服务内容不断丰富,服务产品不断创新,形成精细化、精准化的创新服务新业态。

此外,智能产品不断创新。智慧健康养老产品的创新研发速度非常快,迭代周期短。健康管理类、可穿戴设备、自助式的健康监测设备等等都呈现了百家争鸣的景象。

最后,管理类信息平台已成规模。随着5G、云计算、大数据处理、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各地的信息技术智慧健康信息管理平台数量已成规模。根据民政部数据,全国建成和正在运行的智慧健康养老平台已经达到了840个。

高鑫丽介绍,智慧养老应用场景划分为政府监管、养老机构运营管理、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服务以及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四个场景。

在政府监管场景方面,高鑫丽表示,智慧健康养老云平台的建立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设立呼叫中心来接听老年人来电,处理咨询、投诉,并进行服务回访。

在养老机构运营管理场景方面,高鑫丽介绍,信息化技术大幅提高了养老机构的管理效率,老年人的入、退、住信息能够得到精准记录和管理。

在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服务的场景中,报告提出,智慧技术的应用使得日常服务更加智能化。通过人脸识别和自动身份识别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记录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和服务需求,实现个性化服务。

在智慧居家养老场景方面,高鑫丽表示,利用传感器和摄像头等智能感知技术,能够实时监测老年人的行动和姿态,及时发出跌倒警报并通知护理人员或家属。

责任编辑: 胡青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