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亿元!广东“出招”
来源:上海证券报作者:何治民2024-05-23 09:10

广东在低空经济上率先亮出大招。

5月22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从加快推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适度超前布局低空基础设施、积极拓展低空应用场景、提升低空产业创新能力、打造世界级低空制造高地等八个方面,提出了29条发展举措。

《方案》明确,到2026年,实现广东低空经济规模超过3000亿元,基本形成广州、深圳、珠海三核联动、多点支撑、成片发展的低空经济产业格局,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同时,布局一批省级创新平台,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1—2家。攻克一批低空领域关键卡脖子技术,基本实现低空产业链自主可控。

打造世界级低空制造高地

放眼全国,广东的低空经济发展有较好的基础。《方案》提到,未来,广东将依托广州、深圳、珠海三个低空经济核心城市强化引领支撑,发挥佛山、江门、惠州、东莞、中山等市制造业配套优势,推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因地制宜打造低空应用场景,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低空经济产业集群。

同时,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壮大一批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重点瞄准中大型无人机和eVTOL等新型飞行器整机制造,打造远中近结合、高低速互补、固定翼旋翼兼具的低空飞行器产品体系。

产业链协调发展才能激活更大的潜能。《方案》提到,未来广东将推动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与低空经济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在飞控系统、动力系统、任务载荷、无人机管控平台、低空反制系统等领域提升产业链配套能力。促进低空基础设施相关产业发展,支持通信、导航等领域优势龙头企业提供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抢占低空经济市场机遇。

低空经济作为新兴的产业业态,如何培育和引导其高质量发展,从法规标准、人才队伍到政策支持,每一项都必不可少。《方案》提出,广东将研究制定《广东省低空经济促进条例》。同时,强化检验检测和适航审定能力,支持中国民航适航审定中心广州航空器审定分中心提升适航审定能力和取证效率,争取升级为国家eVTOL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

在夯实人才队伍基础方面。编制出台省级低空经济产业人才支持专项政策。支持省内高校和职业院校加快推动低空产业相关学科专业建设。组建省低空经济产业研究院,开展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

同时,将强化金融服务支撑。通过政府投资基金等方式支持低空产业发展,探索通过市场化方式组建专项基金,引导更多资金投向低空经济重点领域。支持头部企业以市场化方式实施并购重组,推进行业整合升级。支持社会资本参与低空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扩大低空经济领域政府购买服务的范围,探索政府部门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加强低空基础设施运营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将成立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工作专班办公室设在省发展改革委,承担专班日常工作,负责协调联系军民航管理部门。同时,围绕低空空域协同运行、数字低空、低空安全保障、低空生产监管等领域持续完善省级配套政策,构建省低空经济发展“1+N”政策体系。组建省低空经济产业联盟,加强省内外、行业内外合作交流,定期组织召开供需对接会。

适度超前布局低空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建设是产业发展的前提,低空经济也不例外。《方案》提到,要从完善地面起降设施网、构建低空智联网、建设低空管理服务体系、推动数字低空建设等4个方面适度超前布局低空基础设施。

《广东省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20—2035年)》中提到,到2025年,全省通用机场体系基本形成,通用机场布点达到32个,机场密度达到每万平方公里1.8个。到2035年,全省通用机场体系进一步完善,通用机场布点达到57个,机场密度达到每万平方公里3.2个。

此次《方案》再次提到,要根据上述机场的规划,推进停机库、能源站、气象站、固定运营基地和航材保障平台等地面保障设施建设。同时,各地市结合实际编制本地区无人机起降设施布局规划,按需建设小型起降点、中型起降平台、大型起降场,形成多场景、多主体、多层次、有人机与无人机兼顾的起降点网络,也鼓励现有和新建的住宅、商业楼宇建设低空基础设施。

空管服务也是低空基建不可或缺的部分。《方案》提到,要建设省级低空飞行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与国家平台互联互通,实现省级空域协同管理、无人机飞行态势监视、省际省内跨市低空飞行统筹协调等功能。形成以省级平台为中心、各市平台为节点,覆盖全省的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研究出台《广东省通用航空飞行服务站布局规划》,支持各市按需建设飞行服务站。

同时,加快5G及5G-A(通感一体)、北斗、卫星互联网、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雷达等技术融合,完善低空通信、导航、监视、识别、气象、反制等配套设施网络,整合各市感知数据,逐步建设完整统一、服务全省的低空智联网。

《方案》提到,聚焦低成本、高性能、高可靠性的规模化通航装备和技术攻关,打造国家级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平台。同时,加强核心技术攻关,聚焦eVTOL等新型航空器,开展高能量密度航空动力电池技术、高功重比航空电推进技术、高可靠性智能控制技术,适航安全性设计、高效率气动布局设计、空域网格时空建模和精细智能管理等自主可控技术协同攻关。推动航空固态电池、氢燃料电池、可持续航空燃料等动力技术的商业化,加强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控制算法及飞行器自主飞行决策领域的应用。

推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

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是当前低空经济突破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涉及到低空应用场景的落地,一直备受行业关注。

《方案》提到将从两方面加快推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其一,加强低空空域协同管理。加强“军地民”三方工作协同,共同研究协调低空空域分类划设、飞行活动监管等低空融合飞行管理事项。支持广州、深圳等市先行先试,加强城市空中交通管理组织运行模式研究,完善管理措施。其二,争取低空经济试点示范。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城市空中交通、低空物流、全空间无人体系试点示范,适应城市低空空域安全高效管理需求。

低空应用场景的落地,关系到低空经济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方案》从构建低空智慧物流体系、发展城市空中交通新业态、打造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全面赋能“百千万工程”、培育低空新兴消费业态等五个方面布局,全面拓展低空应用场景。

其中,在低空智慧物流领域,将聚焦“干-支-末”物流配送需求,结合省内物流园区、快递分拨中心、重要商务区等布局,建设无人机物流节点,开展无人机城际运输及末端配送应用。同时,引导通用机场建设低空物流集散中心,打造覆盖全省的载重百公斤级跨地市低空物流网络。

在发展城市空中交通新业态。支持广州、深圳、珠海等具备条件的城市开通市内和城际低空客运航线,打造覆盖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区域的低空空中交通走廊。鼓励利用直升机、eVTOL等低空飞行器探索拓展空中通勤、商务出行、空中摆渡、联程接驳、跨境飞行等低空新业态。探索开辟粤琼低空航线。

在培育低空新兴消费业态方面,广东未来将积极引导和支持发展各类低空经济新兴消费项目,开发和推广低空观光、飞行体验、高空跳伞、个人娱乐飞行等多元化低空旅游产品,在省内著名景点打造低空文旅应用试点示范,探索在有条件地市开展“一江两岸”低空游览观光,推动开通“郴州—韶关—佛山”的跨省文旅航线。

责任编辑: 冉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