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篓专线”意味长 | 人民锐见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作者:于石2024-05-22 07:56

一条扁担、三个背篓,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一大早经常出现一身行头的菜农。时间长了,难免有微词:“携带菜筐背篓乘车,又是早晚高峰,是不是有碍观瞻?”重庆轨道交通“霸气”回应:“只要行为和物品合规,就不会干涉”。“背篓专线”,尽显城市的包容、治理的温情。

如今,故事有了续篇。有记者跟随菜农进城卖菜,所到之处“总有人默默关怀”。田间地头,专家下乡、农技培训,种菜的“老把式”有了“新加持”,蔬菜品质有了保障;轨道交通,大件物品通道、近门固定挂钩、方言播报,卖菜有了通达的“路线图”、灵活的“时间表”;农贸市场,摆摊专区、泡沫板和编织袋,自产自销的菜农从早摆到晚……从量身定制的政策,到优化改善的举措,满满的细节、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沉甸甸的背篓里,装着民生分量、发展考量。

快是主旋律,时代飞速向前,变化日新月异。追求效率,就要时不我待,畅通而快速的人流物流,支撑着更高质量的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慢就是落后。世界是参差的,发展是梯次的,慢也要有空间。开往大山的慢火车,打通特色农产品的运输线,成了村民出门的摆渡车、增收的致富车;工作节奏很快,生活节奏要慢,“急匆匆地生活,来不及感受”,人们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所以我们有城市慢行道,集慢行专用、生态走廊、公共空间于一体,让居民“慢慢走,欣赏啊”。

纵然时代节奏越来越快,也依然葆有一种“慢”的守望。在代表快的轨道交通,专辟一条慢悠悠的“背篓专线”,这就是快与慢的辩证法,蕴藏的正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发展观、现代化观。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锚定的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城市有高度,也要有温度;鼓励先富,也要带动后富。哪里有人民需要,哪里就能做出好事实事。值不值?“老百姓的事情是最重要的事情”。好不好?“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

更进一步看,“中国要实现现代化,方方面面都要强起来。”强调方方面面,就不能单兵突进,而是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比如,我们的工业品很丰富,但“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不能认为进入工业化,吃饭问题就可有可无”。再比如,我们的创新发展成果丰硕,但也要清醒认识到,“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

由此而言,“背篓专线”便利了富民产业,也关联着长远之计。当小背篓踏上了快轻轨,城市不仅没有失色,却因为人文关怀而得分,更因为城乡交融而平添几份令人神往的文化特色。其间滋味,城市管理者当细细琢磨。

小小背篓意味长。为政者必须时时看得见“背篓”,才能砥砺初心与恒心,老老实实为老百姓办事,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在发展中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这是推进发展的意义所在,也是通往现代化必经之路。

责任编辑: 冉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