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亿基金经理官宣离职!曾一年大赚88%,接任者是谁?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券商中国 裴利瑞2024-04-03 10:10

又一位知名基金经理发生重要变动。

4月3日,圆信永丰基金公告,圆信永丰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基金经理范妍正式离职,旗下基金将由胡春霞、陈臣、肖世源等基金经理接任。

范妍是圆信永丰基金的“当家花旦”,也是公募行业女性基金经理的代表人物,截至2023年末,她的管理规模为170.09亿元,占据圆信永丰总管理规模的44%,支撑起了公司的半壁江山。

圆信永丰范妍官宣离职

公开履历显示,范妍为复旦大学管理学硕士,历任兴业证券研究部策略研究助理,安信证券研究部策略分析师,工银瑞信基金专户部高级策略分析师,2014年3月加盟圆信永丰基金,历任圆信永丰基金权益投资部基金经理助理、副总监、总监,圆信永丰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

由于券商策略分析师出身,范妍形成了自上而下的投资风格,并获得了长期相对优异的投资业绩。以她管理时间最长的圆信永丰优加生活为例,该基金曾在2020年大赚87.89%,从2015年10月28日至今的任职回报为190.69%,年化回报率达13.48%。

在2021年末,她的管理规模最高达到了226.89亿元。截至2023年末,范妍共管理了8只基金,管理规模170.09亿元。

最新披露的基金年报显示,在去年四季度,范妍提高了圆信永丰优加生活的股票仓位,持仓以军工、电力设备及新能源、TMT、医药等板块为主,适度增加了白酒、农林牧渔、家电的配置比重。截至2023年末,该基金重仓了思源电气、澜起科技、中国核电、华电国际、久立特材等个股。

她在2023年年报中也回顾了自己过去一整年的操作。她表示,2023年市场波动较大,出于对经济基本面和流动性层面的判断,1月—8月基金权益部分的仓位偏中性,但由于5月左右看到了汽车、家电等消费类行业的需求改善,6月中旬看到周期类型行业的价格比以往淡季要强,8月下旬开始她将基金权益部分的仓位提升至85%—90%。但由于四季度北上资金流出、经济数据再度走低,权益市场仍以调整为主,与之前的预期偏离。

行业配置上,范妍表示自己相对看好成本下行的火电行业,长期电网投资相关的电力设备板块,国家安全相关的电子和军工板块,医药、化工、有色的配置遵循了自下而上的个股选择思路(以长期成长空间较大的公司为主),消费链条中,相对看好出行链相关的铁路板块。投资链条中,相对看好铁路设备投资相关的板块。

“我们对今年的经济并不悲观。从各行业的调研来看,微观感受延续了去年下半年的趋势。”展望2024年,范妍表示,一方面,价格层面的变化是她主要关注的主线,如果企业盈利延续之前修复的趋势叠加流动性层面的改善(北上流出告一段落),她对股票市场的看法将偏向乐观;另一方面,新房的成交量和二手房的成交价是她关注的另外一条主线,地产的变化约束着消费部门和政府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它是影响市场风险偏好的主要因素;最后,基金重仓股从2021年上半年开始调整,已经历经三年的时间,估值较其它个股比并不贵,盈利能力更为突出,今年的配置将更偏向于此。

接任者已做安排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圆信永丰基金的“当家花旦”,范妍支撑起了公司的半壁江山。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圆信永丰基金管理规模383.39亿元,范妍的管理规模占据全公司管理规模的44%。谁来接任范妍的基金,也成为投资者关心的话题。

公告显示,范妍离任后,圆信永丰兴诺一年持有期灵活配置基金将由胡春霞接任,圆信永丰优加生活股票基金、圆信永丰致优混合基金将由陈臣接任,圆信永丰聚优股票基金将由肖世源接任,圆信永丰优享生活灵活配置混合基金将由汪萍接任,圆信永丰优悦生活混合基金将由党伟接任,圆信永丰兴研灵活配置混合将由邹维接任,圆信永丰强化收益债券基金将由林铮接任。

其中,胡春霞为圆信永丰权益投资部总监,有22年证券从业经验,6年基金管理经验,曾历任港澳证券投资咨询部分析师、中原证券研究所研究员、海通证券研究所研究员、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研究员、圆信永丰基金权益投资部副总监等职位,曾获得2013、2014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食品饮料)第一。

陈臣为圆信永丰研究部副总监(主持工作),有14年证券从业经验,近4年基金管理经验,历任永丰金证券(亚洲)有限公司研究部研究员、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部研究员、圆信永丰基金研究部研究员、研究部总监助理、权益投资部基金经理兼研究部总监助理等职,投资风格为价值成长。

肖世源为圆信永丰权益投资部基金经理,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具备执业医师资格,有实际临床经验,且有近13年证券从业经验,近7年基金管理经验,曾历任上海合懿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投研部研究员、上海呈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研部研究员、圆信永丰基金研究部研究员、权益投资部基金经理。

中小公募如何应对留人难

在范妍离职的背后,也反映出中小基金公司留人难的问题。

对于中小基金公司来说,基金经理的“出圈”往往能给公司带来迅速的规模增长,甚至能实现弯道超车,但随之而来的便是人才流失难题,近两年来,中小公募旗下基金经理频繁离职的现象引发业界关注,其中不乏一众知名基金经理。

基金公司尤其是中小公募如何摆脱明星依赖?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基金公司需要建立一套标准化的、可复制的投研体系,以应对明星基金经理离职的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3月15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引发行业关注。该文提到,要强化公募基金投研核心能力建设,完善投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摒弃明星基金经理现象,强化“平台型、团队制、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建设,基金行业“去明星化”趋势愈加明显。

对此,不少基金公司表示,“平台型、团队制、一体化、多策略”已经成为公司近年来构建投研体系的整体目标,过于强调明星基金经理的时代已经逐渐过去。例如,刚刚于今年2月正式对外展业的汇百川基金便明确公开表态,公司业务开展强调集体和个人结合,不唯明星论。

天相投顾认为,想要摆脱对个人的依赖,主要依靠团队化、流程化的投资管理模式。首先是建立专业的团队,强化团队化管理,通过团队协作提高决策的全面性和稳定性。同时,制定并严格执行清晰、透明、可复制的投研流程,避免投资决策对个人主观判断的过度依赖。此外,在营销和宣传中更为强调公司整体的企业文化和核心理念、强化品牌建设,提供高质量的客户服务和积极的信息披露也是提升品牌辨识度的重要手段。

校对:祝甜婷

责任编辑: 冉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