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挖掘】2023年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338.6万台 相关产业链或受关注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吴晓辉2024-01-12 09:13

据中国充电联盟统计,2023年1—12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338.6万台,新能源汽车销量949.5万辆,充电基础设施与新能源汽车继续快速增长。桩车增量比为1:2.8,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

中信证券认为,目前充电桩行业正在迎来积极变化,一方面,充电桩投建主体逐渐多元化,除传统的充电运营商外,地方政府平台、传统能源企业、新能源车企正在加速进场,规划建设目标明确,有望持续为充电桩建设贡献新动能;另一方面,随着800V高压快充车型的放量,充电桩需要从功率、散热和安全三个维度进行技术升级,进而拉动相关配套零部件的迭代需求以及价值量提升,打开远期成长空间。投资方面,建议从高功率、散热和安全三大维度把握相关公司的投资机会。

开源证券指出,国内市场是充电桩行业的根基市场,主要由于我国电动化领先,具备充电需求,且我国电网建设相对完备,具备充电设施建设条件。同时,国内政策规划方面对充电桩建设较为重视。预计国内充电桩市场规模2022—2025年CAGR 71.1%,预计2023—2025年国内充电模块市场规模分别为89亿元、148亿元、235亿元。建议关注:(1)格局集中的充电模块。受益标的:通合科技、盛弘股份、英可瑞、麦格米特、威迈斯、优优绿能(拟上市)、斯比特(拟上市)。(2)有品牌力的充电桩。受益标的:绿能慧充、盛弘股份、特锐德、金冠股份、道通科技、炬华科技、星云股份、香山股份。(3)液冷充电枪、充电线缆。受益标的:永贵电器、鑫宏业。(4)充电运营龙头。受益标的:特锐德、万马股份。(5)充电聚合龙头。受益标的:能链智电、朗新科技。

校对:冉燕青

责任编辑: 刘少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