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重视实践与高管亲临生产一线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徐叔衡2020-02-20 19:35

实践出真知,一线有智慧。经常深入生产经营一线,了解情况,特别是了解一线职工的思想动态,是高管经营管理公司的重要内容,不可马虎,不可敷衍,不可荒废。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高管却满足于坐办公室,看财务数据,生产报表,听汇报,很少去生产现场;有的热衷树形象,上电视,登报纸,跑电台,个人名气大了,可心却离职工远了;有的高高在上,作风霸道,盛气凌人,喜欢训人,动辄凶人,职工如老鼠见猫,不敢接近,等等,长此以往,干群关系紧张,队伍人心涣散,严重影响工作积极性。在这里,研究一下诸葛亮重视实践、赢得战争胜利的故事,或许对我们有所裨益。

察看现场,依势布阵。刘备部队进军成都,准备取川,来到雒城,守城川将张任在城东南山僻小路设下埋伏,在落凤坡以乱箭射死庞统,后又设计捉拿刘备,玄德险些被其捉住,幸遇张飞前来解救。孔明来到现场,先向降将吴懿了解雒城守备情况,得知张任极有胆略,强调不可轻敌,定下计策,“先捉张任,然后取雒城”。又问城东这座桥的名字,遂乘马至桥边,绕河看了一遍,实地考察以后,回到寨中,部署各位将军任务,调遣已定,孔明自去诱敌。这样一来,张任自然钻进了孔明的口袋阵,被张飞活捉。打仗之前,先去战场察看地形,详尽了解敌方将军个性,熟悉当地风俗人情,研究战地历史沿革,等等,做到知己知彼,这是诸葛亮的一贯做法,故胜仗连连。

遇到难题,勤问土人。入于山而问樵夫,入于泽而问渔夫。孔明兴师征讨南蛮,来到风俗迥异,地形复杂,完全陌生的地方,更加重视向当地群众了解情况。孔明带部队到达泸水,命马岱提本部三千军渡过泸水,断孟获粮道。部队渡泸水时,士兵半渡皆倒,急救傍岸,口鼻出血而死。孔明随唤向导土人问之,得知目今炎天,毒聚泸水,日间甚热,毒气正发,渡水必中其毒,须待夜静水冷,毒气不起,方可无事。孔明照此办理,果然无事。孔明统领大军南征中,多次陷于险境,遇到难事,撞到蹊跷事,总是寻土人问之,得其指点,迎刃而解,取得平蛮的胜利。

处理败将,先问情况。诸葛亮处理马谡正是这样做的。街亭是战略要地,也是诸葛亮北伐的咽喉之地,“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军皆休矣。”马谡立下军令状,主动请缨,守卫街亭。临行之前,诸葛亮反复告诫、谆谆叮咛,强调“如所守无危,则是取长安第一功也。戒之!戒之!”但马谡却从书本出发,不听王平劝阻,丢失了街亭,致使诸葛亮此次北伐功败垂成。孔明回到汉中,立即追究街亭失败的责任,处理马谡之前,先唤王平入帐,询问街亭失守的经过,把情况摸透了,他才唤马谡入帐,按军法行事,马谡表示,“某之死罪,实已难逃”。

制造运具,亲自选址。孔明复出祁山,自斜谷直至剑阁,一连下了十多个大寨,分屯军马,以为久计。但大军所需粮米皆在剑阁,人夫牛马,搬运不便,供给成了大问题。他发明了木牛流马,现在亟待找一处隐密之地,加紧制造,解决运粮问题。为此,专门乘小车,来祁山前、渭水东西,踏看地理。忽到一谷口,其形如葫芦之状,内中可容千余人;两山又合一谷,可容四五百人;背后两山环抱,只可通一人一骑。这是一个绝妙的隐密之地,随即确定在此处制造“木牛”“流马”,匠作按照他设计的图纸,神鬼不觉造出一批木牛流马,士兵驾着往来搬运粮草,解决了大问题。

“莫问梅花开早晚,杖藜到处即春风”。公司高管经常深入生产经营第一线,看望职工,聊聊天,拉拉家常,嘘寒问暖,拉近同职工的感情距离;摸清职工所思、所想、所愿、所望,根据职工的意愿和生产需要,调整分配政策、激励方式,使之适应公司的发展;量才使用,任人唯贤,尊重人,培养人,成就人,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使每个职工各得其所,各展其能,各尽其力,则公司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一定显著增强,公司兴旺发达指日可待。

(作者系江西证监局原局长)

责任编辑: 王焕城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