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两市股指盘中弱势震荡下探,深成指、创业板指一度跌近1%。截至收盘,沪指跌0.47%报3038.97点,深成指跌0.53%报9978.54点,创业板指跌0.65%报2005.24点,上证50指数跌0.91%;两市合计成交8274亿元,较此前一日减少约1350亿元;北向资金净卖出48.64亿元,已连续4日减仓。行业方面,保险、传媒、酿酒、汽车、地产、银行等板块走低,燃气板块强势拉升,煤炭、零售、石油、电力、医药、券商等板块上扬,存储芯片、消费电子概念等活跃。
粤开证券表示,上周监管层提出加大投资端改革力度,吸引更多的中长期资金入市,叠加再融资政策收紧,A股市场流动性有望迎来进一步宽松,带来市场整体估值提升。在当前A股业绩真空期阶段,建议投资者均衡配置,提前布局跨年行情。
今日投资机会解析:
煤电容量电价制度正式出台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提出将煤电单一制电价调整为两部制电价,以体现煤电对电力系统的支撑调节作用、适应煤电功能加快转型需要,并对容量电价实施范围、价格水平、分摊方法、考核标准、保障措施等内容做出规定。
中信证券表示,煤电容量电价制度正式出台,新电价机制有助于提升煤电中长期回报的稳定性,提升电力系统安全性;也有助于反映煤电的容量和辅助服务价值,匹配煤电正在从基荷电源向调节性电源过度的发展趋势,有助新能源消纳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推进;由工商业用户按电量分摊容量电价,当前环境下,新电价制度实施后终端用能成本出现明显波动的概率较低。
火电容量电价政策的推出将有效缓解火电企业的盈利压力,或成为部分火电企业困境反转的抓手,经济效益的提高将刺激火电灵活性改造以及新增装机的进一步释放。在此基础上,建议重点关注火电上游设备企业;建议关注盈利边际修复的火电头部运营商;建议关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火电灵活性改造受益标的。
多地海风项目加速推进
近日,中国海域使用论证网上公式了三峡阳江青洲五七20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前期广东海上风电项目受航道审批因素影响推进缓慢,随着此次论证报告书的公布,后续广东的海风建设项目有望继续加快推进。
东莞证券表示,近期江苏、广东等海风大省均迎来发展利好因素,多地海风项目加速推进,从今年前三季度业绩来看,塔筒、铸件和轴承等企业业绩则同比改善,风电零部件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回升,可关注相关风电零部件龙头企业。
其它影响市场的消息:
沪深交易所修订转融通指南
11月8日、10日,沪深交易所针对转融通业务修订了系列指南。此次修订有两个核心要点:一是参与转融通出借的股份,不能视为已被卖出,仍然算作持股。这意味着,股东不可以通过转融通将持股比例压降至5%以下,进而规避信披义务。二是要求上市公司在定期报告中,披露持股5%以上股东、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在报告期内参与融资融券及转融通业务的具体情况。此举将进一步提高股东转融通信息诱明度,减少普通投资者的信息差。
我国科研团队找到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性能提升新途径
据新华社消息,经过长期攻关,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柯维俊教授、方国家教授团队在探索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性能提升方面有了新进展,创造性提出天冬氨酸盐酸盐一体化掺杂策略,有效提高了窄带隙钙钛矿子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为进一步提升电池性能找到新途径。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据介绍,新型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具有制备工艺简单、缺陷容忍度高、吸收系数高、载流子扩散长度长等优点,在光电子器件领域备受关注,被业内认为是极具前景的下一代光伏材料之一。
国泰君安证券指出,钙钛矿电池结构是对晶硅电池的颠覆性创新。晶硅电池的技术迭代主要是针对界面层的改进,而钙钛矿电池是对电池结构的一次颠覆性改变,目前以平面结构为主。在钙钛矿层的制备上,原材料利用率更高、能连续生产、成本更低的溶液法更受业界重视。小组件方面,硅电池是并联结构,然后不同的硅片再通过“串联”或者并联的方式组成模组;而钙钛矿电池是小面积模组通常串联结构。钙钛矿电池高性能低成本,有望掀起光伏领域新一轮技术革新。
纯碱期货上演超预期行情
11月10日,纯碱期货主力合约2401自开盘一路走高,尾盘触及涨停,涨幅达10.04%,收于2126元/吨,重回2000元/吨关口上方。一周涨幅则接近19%。拉长时间周期看,纯碱期货主力合约2401本月以来所有交易日均录得涨幅,实现八连涨,累计涨幅近23%。业内人士认为,纯碱盘面近期上涨幅度超出市场预期,主要原因仍然是供给端的扰动,后市供给端仍有出现变数的可能,盘面波动预计仍会较大,建议关注重碱现价变动、个别装置复产情况以及远兴投产情况。
双11当天全国快递业务量达6.39亿件
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11月1日至11日,全国邮政快递企业共揽收快递包裹52.64亿件,同比增长23.22%,日均业务量是平日业务量的1.4倍。其中11月11日当天,共揽收快递包裹6.39亿件,是平日业务量的1.87倍,同比增长15.76%。“双11”期间快递业务量再次刷新纪录,有效助力消费市场恢复扩大,充分彰显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