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奶茶小票越来越长了?
来源:新京报作者:杨一凡2023-10-26 10:16

“大多数人并不会仔细看,收到超长小票的感觉像是家门口被塞了小广告,你没得选,只能被动接受这张过长的废纸。”


生活中各种线下消费项目之后,你都会获得一张购物小票。

上边用蝇头小字详细记录了你购买商品的全部信息。

通常情况下,小票的长度和你购买商品的数量呈现正相关。

但近些年逐渐兴起一种奇怪的趋势,原本短短几厘米的小票变得越来越长。

有网友点了一杯奶茶,袋子上小票比小臂还长。

有人甚至晒出了和小朋友身高差不多长度的小票。

类似的情况出现在全国各地,主要集中于饮品品牌,相关话题各种也一度被顶上热搜。

▲图/新浪微博

越来越长的小票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为什么现在的小票越做越长?

在绿色低碳的背景下,这是否算是一种没有必要的“新型浪费”?

为了更直观了解这种现象,我们用同样的软件下单了几杯饮品,并且收获了几张小票。

▲图/手机拍摄

虽然数量上是一杯,但小票长度从15厘米至45厘米不等。

▲图/手机拍摄

让我们先来看看小票上到底写了什么?

开头部分印着单号、品牌名,商品名、价格、数量,以及收款方式等常见信息。

在这些基础信息之后,通常会附上官方的二维码或电子发票开票二维码引导顾客线上操作。

如果说上面说到的这些还算是基础信息,下面这些部分就显得有些五花八门。

一些品牌将小票当成了移动的广告牌。

有的则会在小票后边加上品牌理念和服务承诺,或者门店合伙人的招商方式。

一些品牌倾诉欲旺盛,开始在小票上写小故事和段子,原本就空间有限的小票上硬生生被加上了辅助表达语气的”颜文字“。

因为加入的内容越来越多,小票的长度也被无限拉长。

而作为另一端的消费者,似乎只能眼看自己购买的商品被贴长长的小票在风中飘荡。

面对越来越长的小票,有些消费者逐渐产生了负面情绪。

“做这么长不如换一张A4纸算了。”

其实,如果只考虑销售凭据功能,小票上的信息短短几十个字足以呈现。

但偏偏很多品牌都在在收银小票的多样化上费心思。

期间不乏一些比打广告更有创意的做法。

小票不是一味的死气沉沉,单调中也可以有特色,有的品牌会在空白面印上代表品牌的印花。

有的会在小票背面印防诈内容和消防安全宣传。

小票也可以是营销的载体。

之前就也有过品牌在pos机小票上写诗歌从而收获出圈效果。

▲图/CCTV

回归大家的争论,我们发现争议最大的点在于:现在小票越来越长,但和消费者没啥关系。

“这种超长小票有些信息过载,商家在上面塞进很多内容,但是却没有重要的排队号码信息,好像没有考虑过我们的感受。”

另一种声音则在质疑过长的小票是否是一种“新型浪费?”

“大多数人并不会仔细看,收到超长小票的感觉像是家门口被塞了小广告,你没得选,只能被动接受这张过长的废纸。”

小票作为商品消费凭证确实需要,但在上面加入过多营销内容可能并不合适。

有消费者认为:“某种程度上这可能是一种成功营销,少数人会把这种超长小票拍下来发到网上为品牌带来了讨论度,但是长此以往可能适得其反,就很容易招来反感。”

▲图/小红书

作为商家,咖啡店店主小朱告诉我们:“现在的小票使用的都是热敏纸,从成本考量,不用耗材后期维护成本也很低,但热敏纸作为一种有涂层的纸张,回收利用率比一般的纸张要低,算不上环保。”

此前,网上曾出现过另一个关于小票的热搜,“赌的就是你不要小票”。

是说现在年轻人没有要小票的意识,很容易被算错账,被多刷卡,呼吁大家索要小票,养成根据小票核对账单的消费习惯。

索要小票是消费者的权益,但这是否意味着消费者就一定要被动接受一张写满广告语的超长小票?

关于这场争论的重点首先在于购物是不是一定需要纸质小票?

小票是权益的保证、退换货的依据本身足够重要。

一些品牌已经在探索如何让小票更环保,比如不提供纸质发票转而使用电子票据,很多商家大批推出了主打低碳活动的无纸化小票。

其次在于是不是可以不用这么长的纸。

在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已经有餐饮商家推出了可以提供小票长短的选项。

▲图/手机拍摄

时至今日,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已经进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在塑料袋需要额外收费、饮料吸管换成了环保材质、外卖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的今天。

小票的长度是不是可以再短一点?

责任编辑: 陈勇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