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正逢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为了弘扬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汇聚资本市场正能量,证券时报日前正式启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大型系列报道。该系列报道由本报社长兼总编辑何伟领衔,拟走进100家表现卓越的行业龙头上市公司,与上市公司高管面对面,深入探访中国资本市场践行高质量发展的好公司、好企业家、好故事。

第70期从落后30年到整体超越国际标准,生物股份要做最好的动物疫苗

扎根在养殖大省内蒙古的动物疫苗企业生物股份(600201),经过多年来的高速增长,成功跻身国内行业龙头,拟定了五年内冲击世界前列的发展目标。在高速增长的背后,生物股份有着怎样的心得?公司国际化目标的蓝图又将如何描绘?

第70期

从落后30年到整体超越国际标准,生物股份要做最好的动物疫苗

扎根在养殖大省内蒙古的动物疫苗企业生物股份(600201),经过多年来的高速增长,成功跻身国内行业龙头,拟定了五年内冲击世界前列的发展目标。在高速增长的背后,生物股份有着怎样的心得?公司国际化目标的蓝图又将如何描绘?

四、兽用产品更新换代 人用产品积极探索

周一:动物疫苗行业未来的空间还有多大?

张翀宇:动物疫苗未来还有一定空间。过往政府招标存在低价中标的弊端——买最便宜的,不买最好的。现在新举措叫先打后补:养殖户先买疫苗进行免疫,觉得谁的好就进行采购,政府后补贴。

未来的趋势可能是市场苗份额加大,政府招标采购份额下降。未来三到五年,市场苗的市场占比可能由现在的20%增加到40%至50%。

周一:对公司来讲,应该是一个好事吧?因为你的市场销售渠道比较强。

张翀宇:对。公司这几年主要做了一些工作,就是不能只销售疫苗,要为养殖户解决问题。我们现在拿出很大精力做疫病检测,制定了一个整体解决方案,结合大数据去分析应用。公司目前在诊断技术服务方面已经投入一个亿,主要是提升公司对养殖场的价值,减轻他们的负担,解决他们的防疫痛点。

微信图片_20181014163824

周一:公司下一步主要的增长点主要来自哪几块?

张翀宇:首先是对现有的疫苗升级换代,现在是单苗多,未来要做成联苗,实现一针多防,可以减轻很多工作量。其次是新型疫苗,比如蛋白、基因工程疫苗等等可能要取代传统疫苗的新型疫苗。宠物疫苗方面,我们跟国际合作正在新园区建厂,准备上一条宠物疫苗生产线。水产疫苗、检验检测等方面潜力也比较大。

周一:现在公司未来有没有可能向人用疫苗领域拓展?

张翀宇:公司在人用疫苗领域大概跟踪五年多了,在大健康领域,特别是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这些靠近自己专业方面,跟踪了三个小领域。

一是单克隆抗体。我们已经投了一个单抗药品了,大概现在到一期临床,目前在跟踪第二个、第三个。

二是细胞治疗。以前得了病不是中医就是西医,非中即西,现在中间有一个细胞治疗。我们跟踪了国内外的几个团队,小步伐进行一些风投。

第三,人用疫苗方面也跟踪了一些,比如人用狂犬和流感疫苗等。

这些领域的技术我们是熟悉的,构建原理也与现有业务相通,但是从分管部门来看,一个是食药监局,一个是农村农业部,未来可能得组成两个独立法人去做。

五、打造新园区 迈向中国智造

周一:公司对金宇国际生物科技产业园进行了很大投资,目前进展如何?什么时候能够产生效益?

张翀宇:金宇国际生物科技产业园一期项目共四个车间,有三个在今年11月份左右应该能投产。这个产业园里面要实现六个功能:

第一,园区整体智能化制造,这在国际上都是不多的。产业园将实现智能化生产,输入数量和参数,就自行配料、生产、检测,对产品质量保障非常有好处。

第二,到2020年园区所有的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标准。

第三,园区有三个国家工程实验室,打造国际交流合作研发平台,将公司由制造型企业向研发、技术服务转型升级。

第四,打造节能环保的绿色制造园区,水、电、气要比老园区节约50%,废水达到零排放。

第五,打造信息化园区,实现智能防控、疫苗安全可追溯的大数据系统。我们诊断检测每年有30万个数据,积累已超一百多万个,对今后疫病防控非常有意义。

第六,园区将是全球最大的动物疫苗生产制造基地。中国的猪养殖量占到全球一半以上,禽、羊全球第一,宠物算上流浪狗的话也差不多全球第一,牛全球第三。生物股份已经到了行业的龙头,所以说这将是全球最大的动物疫苗生产制造基地一点也不过分。

新园区完成产品升级后,产能、产值、销售收入各方面可以实现翻番。过去我们的布病疫苗每头份三分钱,当时羊肉每斤才三毛钱,现在羊肉每斤30元,我们升级的布病疫苗定价将达2至3元。促成产品升级转型,也是一个主要任务。

周一:现在在产业园建设期,投资比较大,公司有没有财务压力?

张翀宇:财务压力不太大,生物股份现在基本没有贷款,货币资金还有二十多亿。将来会有一些折旧上的压力,未来将通过提升产品的价格、享受优惠政策等几个方面去消化。

周一:2016年,生物股份达到国内动物疫苗行业龙头水平,接下来的国际化的战略是怎样规划的?

微信图片_20181014163828

张翀宇:公司2013年提出进入新时期,战略是“走市场化道路、国际化道路,做国际性企业”。

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做国内行业的标杆,公司2016年销售收入上升到国内龙头老大,实现了第一步目标。第二步,到2020年把所有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标准。第三步,到生物股份成立三十周年,就是2023年,进入全球动保行业前列。目前已经进入第二阶段:将要在金宇国际生物科技产业园投产后,把全部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标准。

“走出去”方面,我们稳扎稳打,将要在海外办疫苗企业,顺着“一带一路”走出去。研发方面,目前在美国有一个研发公司,在欧洲也将要建一个。在欧美发达地区做研发,在欠发达地区办工厂,大概就是我们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