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正逢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为了弘扬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汇聚资本市场正能量,证券时报日前正式启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大型系列报道。该系列报道由本报社长兼总编辑何伟领衔,拟走进100家表现卓越的行业龙头上市公司,与上市公司高管面对面,深入探访中国资本市场践行高质量发展的好公司、好企业家、好故事。

第59期市占率70%!三钢闽光如何击退外来竞争者?

在绿色环抱之中兴建钢铁厂,三钢当时成立的背景是怎样的?在过去的六十年里,它又是如何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呢?在成为福建钢铁龙头的路上做了哪些努力?未来又将如何布局?日前,证券时报 “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大型系列报道采访团走进三钢闽光。

第59期

市占率70%!三钢闽光如何击退外来竞争者?

在绿色环抱之中兴建钢铁厂,三钢当时成立的背景是怎样的?在过去的六十年里,它又是如何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呢?在成为福建钢铁龙头的路上做了哪些努力?未来又将如何布局?日前,证券时报 “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大型系列报道采访团走进三钢闽光。

黎立璋:在国内,福建是一个钢铁小省,主要以生产碳钢和不锈钢为主。目前福建省内成规模的碳钢企业不多,主要是以三钢集团旗下的企业为主,例如上市公司三钢闽光。另外,规模相对较大的还有三宝钢铁和鑫海钢铁。整个福建的普钢年产量大概在2000万吨左右。

三钢集团的年产量大概为1100万吨,如果满负荷生产,可以达到1200万吨。三钢闽光是三钢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今年重组完三安钢铁(现更名为泉州闽光)后,年产量达到900万吨,是福建省规模最大的钢铁企业。

成孝海:福建省钢材价格普遍高于周边地区(大多时候仅低于广东),而三钢集团的钢价又比其他企业高,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作为福建最大的钢铁企业,公司是怎么维护价格平稳的?

黎立璋:这是三钢集团销售的一大特点。

十几年前,福建的钢材价格是全国范围内的洼地,销售价格低于周边,2015年的某段时期内也曾出现低于周边的情况。经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其他地区钢铁市场供过于求的时候,会把缺钢的福建作为开拓市场的战场,采取低价倾销的策略抢占福建市场。

后来我们和客户达成战略合作,秉承厂商双赢的理念,在厂家接近亏本时,优先考虑商家的利益,久而久之就将福建的优质经销商集中到三钢闽光旗下,共同维护福建市场的钢价稳定。

成孝海:福建省是一带一路的起点,又有对台湾的区位优势,近几年固定资产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您认为这种优势能不能保持下去?它会给三钢闽光带来什么样的机遇?公司是否有办法能进一步巩固公司在福建的龙头地位?

黎立璋:近年来,大陆和台湾的经贸合作进一步加强,这为福建的发展带来了很好的机遇。前些年福建的基础工业、基础设施投入都比较少,这些年中央政府及福建省政府都加大了对福建基础设施的投资,具体包括从高速公路到机场、高铁、轨道交通以及水利设施等等。这为三钢闽光带来了机遇。

自提出“十三五”期间要全面赶超台湾的战略后,从中央各部委到福建地方政府都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福建也出台了不少具体的行动方案,预计在未来三到五年里,福建的基建投入仍然会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甚至会走在最前列。

三钢闽光会抓住历史机遇,在调整好自己的产业及品种结构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鼓励提高冶金行业集中度的产业政策,来提高公司在福建省的市场占有率,具体将采取包括兼并重组、联合发展等措施对福建省的钢铁工业进行进一步整合。

理性看待钢价回升

成孝海:2016年开始,钢价开始回升。目前钢价是什么水平?从长远来看,这个价格水平是否能继续维持下去?

黎立璋:我们认为,近两年钢铁企业的利润比原来好很多,但是2017年钢铁行业的销售利润率大概在5%左右,跟其他工业行业相比并不算高。如果你把三项费用都算在里面的话,钢铁企业的毛利率很高。但是三项费用扣除以后,其实利润率并不高。

目前的钢价是每吨4000多元,我个人认为还是比较合理的。因为以1993年为比较基点的话,现在的价格仅仅比那时高了十几个百分点,但是我们的员工工资和原燃材料成本却比基点时高很多。

例如,1993年矿石价格是三四十美元,现在是六七十美元,现在的价格虽然比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一百八十几美元低很多,但仍然比基点时高。另外,焦炭成本、焦炭价格、环保投入等方面也比原来高。

钢铁的价格和宏观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从长远来看,钢价能否维持现在的水平还得看世界和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情况。如果宏观经济稳定发展,中国GDP能保持6.5%左右的中高速发展,那么钢价能够较长时间地维持现在的水平;如果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影响较大的话,钢价不排除有下跌的可能。

成本管控出色 期间费用较低

成孝海:2017年三钢闽光的业绩创下了历史新高,今年上半年也是大幅增长。除了钢价上涨的因素外,公司还采取了哪些措施提升业绩?

黎立璋:三钢闽光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一方面,与钢铁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环境有关,这对规范运作的企业来说是利好;另一方面,三钢闽光的销售利润率比同行高,主要得益于公司出色的成本管控能力,这是三钢闽光的核心竞争力。

三钢闽光推行的从原料采购到生产工序成本、销售端的全流程降成本管控,有效地控制了三项费用。

生产环节方面,公司把每道工序的成本都细化到每个岗位上去,实现成本控制“千斤重担万人挑”。销售方面则采取集团化统一管控的措施。同时,我们坚持款到发货的原则,不允许赊账欠账,这既能有效降低公司的财务成本,也能控制坏账风险。

成孝海:三钢闽光的矿石70%靠进口,进口依赖度高。人民币汇率波动会对公司采购价格产生影响吗?

黎立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肯定会对以进口材料为主的企业带来不利影响。我们算了下,按照目前的汇率,吨铁的成本要比之前高四十多元。中美贸易摩擦升温后,我们即对此有所防御,将前期订单进行美元汇率锁定,近几月减少了汇率贬值带来的损失大概20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