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安光电总经理林科闯表示,希望在一代代三安人的不断努力下,能够把三安光电创造成一家在任何时候都拥有竞争力、任何时候都能够务实地认清行业现状、也能够务实地投入相应技术,在务实的环境下能够长长久久,成为一家有竞争力的公司。
林科闯:其实三安光电早在2000年就已经进入LED行业,当年LED在国内尚属空白地带,三安光电进入LED算是国内首创。我们可以用十年磨一剑来形容三安光电的发展,三安的成功既有内部对人才和技术的孜孜以求,还有外部产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而前者恰恰是三安能紧紧抓住历史机遇的重要前提。
内在来讲,三安成功的第一要素是人。三安集团已经有近30年的历史,公司在人心工程、人才工程建设上,人员的引进、自我培养上,花费了很大的心力。2018年,我们核心干部的流动率不到1%,基本上多进少出。
有好的人才就有技术创新的基础和内生动力,也就导致了公司对研发创新的投入是非常大的。在技术开发上,三安光电上市前每年投入在6%—10%之间,并且不断的加大投入。另外,三安也非常注意科技平台的建设,在美国、日本、瑞典都相应设立了技术平台,这些技术平台在我们发展的每一个里程碑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伴随着技术创新,现在三安拥有国内外专利数量将近1500项,这其中80%-90%都是发明专利。
第二个因素是三安对人才的重视,我们不断地构建具有三安特色的管理机制,并且不断完善、改革现行管理机制。所以一套良好的管理机制也是推动三安走到今天非常重要的因素。
当然三安的不断成长有很多因素,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也是三安成长的重要因素。在产业规模上,2007年我们只有一个厦门厂,现在我们拥有天津、安徽、湖北、泉州等工厂,还有美国厂,未来会建设一些欧洲厂。
外部因素主要分三个方面来讲,第一个是产业因素,三安所处的行业是新材料、新能源技术行业,同时也是环保节能的产品,从产业发展趋势来看,三安处在一个未来几十年乃至上百年都能维持常青的产业;第二个因素是本轮技术革命中大家对于节能环保的重视,众所周知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财富积累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因此在本轮技术革命中对环境的改善、对地球的保护等各方面,各国政府都给出了很多相关政策,为LED市场的迅速发展带来巨大商机;第三个因素是随着技术的成熟,产品的应用面不断扩大。如今的LED已不仅仅是一个照明设备,它在健康、生态制造以及化合物半导体,对未来的5G、人工智能、车联网、物联网等相继都会有一些应用,所以未来化合物半导体的市场空间将更加广阔。
LED为基础 发力四大模块
高峰:三安光电目前的产品结构和产能、营销模式和市场份额情况如何?
林科闯:三安光电主要是做芯片,我们现在成熟的产业模块和正在发展的板块有四个:第一个是LED模块;第二个是射频滤波器模块;第三个是电力电子模块;第四个是光通讯模块。在销售上,三安的产品是高科技产品,主要是以直销模式面对消费者。
目前LED模块是最成熟的,也是占销售额最大的一块。LED来讲的话,三安目前在全球市场占比在16%—18%之间,以在中国产出的芯片来看我们的占比是比较高的。对未来的发展来讲,我们是以LED为基础,射频滤波器、电力电子模块、光通讯模块作为三安光电未来几十年发展重点。
高峰:公司目前核心技术实力如何,与国际一流技术差距有多大?您怎么看待国际和国内市场,有些什么策略?
林科闯:三安的产品有很多,目前已多达上千种,从技术上来讲,三安的部分产品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甚至是引领国际的水平,有部分产品是达到同等的国际水平,有部分产品还在追赶。
在LED领域,三安60%的产品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甚至有个别产品已经超越了国际水平,这个比例今年还会不断的放大;另外大概40%的LED产品与国际大厂相比稍有差距,但也在追赶之中。
集成电路这一板块,现在的芯片行业,我的看法是不存在中国策略与世界策略,这是一个全球战略,可能我们的一家合作者在中国有研发中心,在美国、在欧洲也有,所以现在合作的战略上面来讲,我们其实不分国内和国外,你必须站在全球的战略上去看。
比如三安现在做的射频芯片,我不能说我给苹果做了三星就不能用,全球还是同质化的,需要同样的网络,所以它还是需要一个互相兼容的过程,全球的战略跟中国的战略其实是没有差异的。
对于三安来讲,当然是立足于技术开发,三安今天的规模也很适合与国际大厂进行强强合作,三安跟韩国的首尔、美国的科瑞Cree都有合资,不断的进行一些新型技术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