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正逢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为了弘扬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汇聚资本市场正能量,证券时报日前正式启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大型系列报道。该系列报道由本报社长兼总编辑何伟领衔,拟走进100家表现卓越的行业龙头上市公司,与上市公司高管面对面,深入探访中国资本市场践行高质量发展的好公司、好企业家、好故事。

第53期广汽集团:20年产销汽车超1200万辆 务实文化打造传祺自主品牌

1997年因为广州标致合资项目的失败,广汽集团从近30亿元的负债起步。20年间广汽集团累计产销汽车超1200万辆,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3143亿元,累计实现利税总额4111亿元。广汽自主品牌传祺从2010年诞生,到如今成为广东制造、中国制造的一张名片,体现着高质量发展脉络。

第53期

广汽集团:20年产销汽车超1200万辆 务实文化打造传祺自主品牌

1997年因为广州标致合资项目的失败,广汽集团从近30亿元的负债起步。20年间广汽集团累计产销汽车超1200万辆,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3143亿元,累计实现利税总额4111亿元。广汽自主品牌传祺从2010年诞生,到如今成为广东制造、中国制造的一张名片,体现着高质量发展脉络。

传统造车与新造车优势互补

何伟:现在中国汽车除了跟外资的竞争,国内也有几家新造车势力,特别在新能源汽车、智能互联方面。广汽集团已经有了布局,但是新造车势力成长很快,公司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广汽作为一家传统燃油车企业,与新造车势力如何融合?

曾庆洪:我很佩服新造车势力包括互联网造车的信心、决心。做汽车涉及到安全性、服务、保养,包括一大堆的法规,可能会遇到很多挑战。比如说规模的挑战,汽车是靠规模经济上来的,不可能做5万、10万辆车就有钱赚。

所以第一,汽车本质上仍然需要制造业的优势,互联网等是赋予的综合功能;第二,广汽集团有200万辆车的规模配套优势;第三是遍布全国省市县的2400多家销售网络优势,并且可以做好汽车售后服务工作。所以最好的方式是传统造车企业与新造车势力能够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能够把成本降下来,实现共赢。

何伟:现在新能源汽车和各种新技术发展很快,但是也有观点质疑是不是规划太多,落地会遇到较多困难?

曾庆洪: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国家重要战略,去年50万辆到今年预计100万辆的规模,2020年保有量500万,2025年则是全部车辆的20%。

我们希望能够渐进的发展,而不是2030年全部停售燃油车。目前英国宣布了2040年停止,德国也宣布2030年停止,不过中国和美国都没有类似计划。每个国家应该根据国家的能源结构的不同来确定这个时间表,比如我们国家目前的能源大部分是靠火力发电,火力发电基本上70%多都是煤发电。现在的电还不是新能源,我想今后汽车肯定会多元化,谁都不可能代替谁,至少很长一段时间是这样。

何伟:按照国家汽车发展战略,未来有望组建起大的汽车集团。其他国家汽车发展规律也是这样,最后行业剩下三五家汽车巨头。我们这样的时代也已经来了,原来是你有汽车生产资质就能经营,下一步可能面临淘汰赛,要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在中国乃至全球汽车产业的位置,广汽集团决策层对未来有什么样的谋划?

曾庆洪:对企业来说,战略很重要,未来更重要,广汽集团对自己的要求是“创无止境,心有未来”。我想,汽车今后发展的方向是智能网联,智能化、网络化、电动化,包括数字化和共享。相信以后汽车不仅是代步的工具,可能是一个移动终端。可能大家将来都离不开智能汽车,它会成为你最好的伙伴。相比电动化的发展,自动驾驶的实现可能会比较远,到2025年或者2030年,但L3阶段会很快实现。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都是渐进的,所以广汽集团从2013年起开始推出很多混合动力车型。

广汽集团整体发展按照“十三五”规划去推进。短期一定会以市场为导向,一定会以顾客需求为重,来实现良性的发展,不求大,我们只求强。所以我们现在排在世界500强第几名不重要,我们真正把自己做强,然后再做大,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已经在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领域积极布局,去年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动工,总共要投入450亿元。

在“十三五”期间,广汽集团将秉承“内部协同创新、外部开放合作”的发展原则,力争实现汽车产能300万辆,产能利用率达到80%。同时,做强做实研发、整车、零部件、商贸服务和金融服务五大板块,以及全力发展自主品牌,实现自主品牌跨越式发展,实现电动化、国际化、网联化三个方面的重大突破。

对汽车产业的三点建议

何伟:曾庆洪董事长在汽车领域耕耘40年,是为数不多的汽车行家。您对中国汽车产业政策和汽车发展有没有建议?

曾庆洪:中国的汽车发展离不开产业政策,对中国的汽车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中国汽车发展政策不断完善,我在两会期间也提了一些建议,比如股比问题如何放开,以及新能源汽车双积分问题、补贴问题。

第一,政策应当鼓励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去追赶外资品牌,因为目前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第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主要用三元电池,但是三元电池材料我们国家很少,特别是钴很少,全靠进口。我们需要在电池方面加大研发和资本的投入。第三,有人分析中国汽车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为美国100人有89个人有车,而中国有13亿人。其实,一公里大概260台车,深圳有6000公里,深圳饱和300万台车,超过300万就不现实了。还要计算停车场,因为有的车不走。所以主管部门制定产业政策时,计算汽车保有量应该与城市道路、停车场有直接关系,而不是与多少人有关。

国家的产业政策是引导性的,希望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智能驾驶方面,有序引导制定标准。现在新能源汽车已经有行业标准了,接下来智能网联汽车的标准也要出台,自动驾驶也有标准政策出台,这是一个系统工程的产业政策。

2017年广汽集团做了几件事情,一是非公开发行150亿股票,通过A股市场成功融资;第二是7500亩智能网联产业园的首期工程将于2018年年底建好,2017年广东省、广州市领导均非常关注项目进程,给予了很大的支持;第三,广汽集团是广州唯一一家国企职业经理人市场化改革试点,除了主要领导人员外,我们将在全球范围内按照市场条件招聘,按市场水平发工资,不再限薪。职业经理人会有很大的压力,干得好的接着干,但是没有级别、完全市场化。签约的高端人才薪酬可以是之前标准的六七倍,这样能够在全球招到优秀的人才,无论是车辆造型师还是设计师包括动力总成设计等等。有人才了,有资金了,有体制机制,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发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