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30日,爱尔眼科登陆A股市场,9年高增长让爱尔眼科的市值从上市初期的69亿元到目前超过700亿元,增长了10倍左右,并跻身创业板市值前三强。截至目前,爱尔眼科旗下在中国大陆30个省市区先后建立240余家专业眼科医院,覆盖全国人口超过10亿人。
邢云
爱尔眼科耕耘15年后,一个横跨亚欧美的眼科帝国已经成型。
不过,公司董事长陈邦认为,爱尔眼科现在才18岁,成长刚刚开始。
陈邦将爱尔眼科的发展主因很多归结于“天时”和“地利”,即国家医疗改革和巨大人口基数的红利。
但作为后来居上的经营范本,爱尔眼科的“分级连锁”、“合伙人计划”等创新都为后来者争相模仿,与此同时,爱尔眼科人才梯队,科研水平早已跻身第一军团。
此中发展脉络,显然不是一句“时势造英雄”可以概括。
日前,证券时报系“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采访团走进爱尔眼科,证券时报副总编辑成孝海对话爱尔眼科创始人陈邦,探究这家从中国医疗产业中脱颖而出的“黑马”,如何成长为A股市场的“白马”。
而在陈邦规划的未来之中,爱尔眼科又该怎样走向“成年”,最后成长为中国医疗产业中的一家现象级企业。
采访:证券时报副总编辑成孝海(图右) 嘉宾:爱尔眼科董事长陈邦
“爱尔眼科是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缩影”
成孝海:爱尔眼科是在2003年成立的,作为一家医疗企业,面临政策变化非常大,发展过程中肯定会有些波折,我们是怎么走过来的,最后发展成目前全国最大的专业眼科连锁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