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首页 > 快讯 > 财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快讯>财经

特锐德:充电网变身虚拟电厂 模式嬗变或引发价值重估

2022-08-28 10:31 来源: 证券时报网 作者: 齐和宁
证券时报网 齐和宁 2022-08-28 10:31

特锐德日前发布了2022年半年报,其最受关注的控股子公司特来电的充电服务业务表现突出。在充电桩数量保持领先的同时,特来电2022 年上半年充电量超过26 亿度,同比增长40%,市场份额约为 31%,排名全国第一。尽管充电业务在资本催生下成为热门赛道导致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但特来电能够在充电量指标上大幅增长并保持持续领先地位,显示了特来电充电网资产质量和运营能力的不断提升。

更令人值得期待的是,在目前全国多地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偏紧的背景下,汽车充电网的储能、调峰作用开始得到显现。公司在半年报中,披露了上半年在有序充电、调峰和绿电消纳方面的最新进展,并首次在定期报告中阐明充电网的“虚拟电厂”属性和商业逻辑,即让每一辆车都相当于一个小的移动储能电站,既可以充电,也可反向送电,成为虚拟电厂的载体,提高电网经济性与稳定性。

特锐德表示,公司基于有序充电、低谷充电、高峰卖电、微网光伏、梯次储能、车网互动等丰富的应用场景构建多类型虚拟电厂,深度链接人、车、能源,助力打造新能源闭合生态,实现能源增值。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新增落地光储充放微电网项目,接入分布式光伏以及分布式储能;公司目前已与众多地市的电力调度中心打通,积极参与了广东、上海、浙江等地的需求侧响应;在电网辅助服务方面,积极参与了华北、湖南的调峰;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充电网、微电网、储能网体系,深度链接电动汽车,虚拟电厂平台具备条件的可调度资源容量超过1300MW,不同场景下已调度容量超过300MW,总调度电量超过30000MWh,持续推进绿电消纳。

公司董事长于德翔提出,“特来电不做充电,更不是在建桩,而是以充电桩为节点织成一张网”。区别于传统充电单桩的技术架构,特来电在行业内率先应用并坚持践行充电网技术路径。公司搭建的充电网是由功率可灵活调节的充电设备、智能调度控制系统及大数据和云计算平台组成的有机系统,能够依托云边协同的架构,通过充电网的能源调控管理平台,构建有序充电、低谷充电、高峰卖电、微网光伏、梯次储能、车网互动的虚拟电厂体系架构。

虚拟电厂是一种智能电网技术,能够将不同空间的分布式电源、储能电池、电动汽车等进行整合,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并对外等效形成可控电源,向系统供电调峰或进行负荷消纳。

据介绍,特来电打造的充电网具备明晰的虚拟电厂的特征。它可以通过有效聚合基本单元中的电动汽车移动储能及梯次利用固定储能电池,形成超大规模储能资源池,构成虚拟电厂参与电网互动和调度,以突出的成本优势、规模优势和性能优势,成为新型电力系统中最关键的灵活性资源。

业内人士预测,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到70%以上,汽车保有量将接近5千万辆,这意味着,如果采用充电形式,新能源汽车每年的充放电量将达到3千亿度电;但如果用电动车储能,大概1/3的车能够参与到储能,则每辆车每天能放10度电,每天储能达到2亿度电。

同时,汽车充电网的虚拟电厂价值将让投资者重新审视其商业价值。在传统概念中,充电服务费和利用率是影响充电桩盈利能力的核心因素。从行业竞争态势来看,随着资本的助力和政策扶持,充电桩建设不断提速,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竞争。新进入者使得行业价格战日益激烈,利用率也尚未达到盈亏平衡线。国联证券表示,当前行业利用率维持在4-5%的较低水平,至少需要达到8%以上才可实现盈亏平衡。

于德翔认为,如果企业现在仅做充电,靠服务费生存,不考虑到电动汽车能源价值的话,其企业使命就已经完结。而虚拟电厂运营平台的建成,则让充电网在充放电和光伏、储能等分布式资源的高效聚合优化中体现全新的能源价值和市场价值。(齐和宁)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你推荐

国庆长假露营又“翻红”?这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实际上,在今年国庆节日期间,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营市场热度延续成为共识,从OTA平台的数据和销量也能印证这种趋势。
2022-09-3013:02
破净股集中在传统行业,12股市盈率低基本面优
目前破净股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较低的有振东制药、海航科技、ST广珠等,滚动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2022-09-3012:59
特斯拉否认大幅降价传闻,新能车板块依然被重挫
在特斯拉暴跌带动下,中概股新能源车板块全线暴跌。小鹏汽车盘中一度大跌超11%,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蔚来盘中亦重挫超11%,股价创4个月来新低;理想汽车一度跌逾8%。
2022-09-3012:48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在即,A股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9月以来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达到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数源科技、东田微、通宇通讯、联合光电、华锋股份等跌幅超过20%。
2022-09-3007:53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
  • 点击下载
    证券时报APP
    发现投资价值
    打开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