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首页 > 快讯 > 财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快讯>财经

多省有序用电 充电网破解汽车充电难题

2022-08-24 17:33 来源: 证券时报网 作者: 齐和宁
证券时报网 齐和宁 2022-08-24 17:33

8月以来,川渝、浙江、安徽、江苏等多省相继发出有序生产通知,部分公共充电站、换电站暂停营业,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问题凸显。

业内人士指出,传统充电桩行业存在无序充电、高峰高价充电、对电网冲击大等弊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规模化发展,由“桩”到“网”成为行业发展趋势。尤其在此次多地有序用电情况下,进一步凸显了建设充电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充电网可支撑大规模电动汽车充电

据了解,充电网能够将既有的民用供配电、企业用电、商业用电等配电网络进行了物理分离,电源从电网引入,在智能控制系统的调度下,转为专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的电力网络,并配备网联化、智能化、调度化、安全化属性。

此外,充电网可以通过技术的手段,引导、鼓励用户调整用车行为和充电习惯,在用电高峰期,让车少充电或不充电,夜晚低谷时主动充电,起到削峰填谷、主动避峰作用,从而平衡电网的负荷曲线,缓解高峰期电力供应紧张,同时利用峰谷电价差异对电力用户产生价格刺激,获得更低的用能成本。

当前,充电单桩、快充超充站的盲目建设,只能解决“充”的问题,不能解决“电”的问题。而充电网的技术路线,在不增加发电装机容量建设的前提下,电动汽车作为可调负荷,通过充电网有序充电,实现移峰填谷,与目前执行的限电错峰初衷不谋而合。

业内人士表示,要解决能源用电的紧张,提高用电效率只能起到缓解的作用,根本上还是要调整能源结构。让新能源车充上新能源电,减少火力发电比例,增加风、光、水等可再生清洁能源占比,在此方面,充电网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据了解,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未来电网发展的确定优势,但由于波动性强、可控性差的特点,新能源并不容易储存,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接入电网,利用场景依然十分有限。

而新能源汽车70%的闲置空间,恰好可为这些能源的储存提供了理想载体。充电网可支撑新能源汽车,实现光储充放的就地消纳、移动储能、梯次储能。

特来电新能源股份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利用充电网,白天通过在充电站上的光伏、风电等,构建直接消纳的微电网,富余的光伏发电量存储在新能源汽车群;夜间或阴雨天,则可以集中释放电能给生产生活使用,形成移动储能网络,同时利用梯次电池在充电场站做储能,参与虚拟电厂,进而实现电能的自给自足,极大降低新能源使用的成本。

在充电网和新能源汽车的配合下,新能源可实现从充能、储能、调度、移动的零成本闭环,让波动性强、可控性差的新能源得到了稳定高效的出口。

多地有序用电 充电网建设紧迫性凸显

近年来,充电网正得到越来越多城市主管部门的信任与认可,并纷纷加快了充电网项目的落地。

据了解,在上海、江苏、山东、浙江等地,特来电均运行着“光储充放”一体的新能源智慧微网,是集电动汽车充放电、智慧储能、分布式光伏、四象限变换等多种能源柔性互联的交直流混合综合能源系统,具备能量路由、信息交互、负荷管理、电能质量调节、微电网调度等多种功能,能够满足配电网总体充电负荷和可再生清洁能源利用为目的,在电网需求、减排需求、充电需求、盈利需求之间达成平衡。

此外,针对居民小区的充电难题,特来电也通过该项技术,在全国多地推进小区充电设施的“统建统管”。

“像宽带入户一样,把供电线路、控制设备提前布设到位,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管维。”该负责人表示。当终端用户需要时,像装机顶盒一样装充电桩,并把电网、充电桩、电动汽车有机连接起来,运用大数据云平台实现整个小区充电网络的智慧管控,安全可靠、方便快捷,遏制无序充电规模,助力电动汽车规模化发展。(齐和宁)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你推荐

国庆长假露营又“翻红”?这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实际上,在今年国庆节日期间,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营市场热度延续成为共识,从OTA平台的数据和销量也能印证这种趋势。
2022-09-3013:02
破净股集中在传统行业,12股市盈率低基本面优
目前破净股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较低的有振东制药、海航科技、ST广珠等,滚动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2022-09-3012:59
特斯拉否认大幅降价传闻,新能车板块依然被重挫
在特斯拉暴跌带动下,中概股新能源车板块全线暴跌。小鹏汽车盘中一度大跌超11%,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蔚来盘中亦重挫超11%,股价创4个月来新低;理想汽车一度跌逾8%。
2022-09-3012:48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在即,A股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9月以来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达到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数源科技、东田微、通宇通讯、联合光电、华锋股份等跌幅超过20%。
2022-09-3007:53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
  • 点击下载
    证券时报APP
    发现投资价值
    打开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