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首页 > 公司 > 公司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公司>公司新闻

火速更名:稀土“国字号”来了!

2022-09-20 21:28 来源: 中国基金报 作者: 文夕
中国基金报 文夕 2022-09-20 21:28

A股市场上即将迎来国字号“稀土航母”。9月20日,刚完成股权划转的五矿稀土(000831)火速宣布更名,拟将名称由原“五矿稀土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中国稀土集团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由“五矿稀土”变更为“中国稀土”。

事实上,此次更名国字号也带来了极大想象空间。五矿稀土近期公开表示,公司新控股股东中国稀土集团未来五年内将通过资产重组、股权置换等方式,解决旗下稀土冶炼业务同业竞争问题。业内普遍预计,作为集团旗下唯一上市平台,五矿稀土将充分享有资产注入预期。

中国稀土集团入主

对于此次更名“中国稀土”,五矿稀土方面称,鉴于实控人已变更为中国稀土集团,为落实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名有助于提升品牌效应以及市场影响力。

事实上,五矿稀土此次动作可谓迅速。该公司于近日刚完成控股股东变更,由过去的五矿集团,变更为中国稀土集团。9月13日,五矿稀土发布公告显示,于近日收到中国稀土集团通知,五矿股份持有的1.58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6.1%)已过户至中国稀土名下。

本次划转完成后,中国稀土集团将直接间接合计持有五矿稀土3.93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40.08%。五矿稀土实际控制人由中国五矿变更为中国稀土集团,最终实际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资委。

资料显示,中国稀土集团是一家年轻的央企,于12月23日在江西赣州成立。该集团由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五矿集团)、赣州稀土集团有限公司等为实现稀土资源优势互补、稀土产业发展协同,引入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两家稀土科技研发型企业组建而成,是一家按照市场化原则组建的大型稀土企业集团。

这家央企目前的股权结构为:国务院国资委持有31.21%;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五矿股份有限公司、赣州稀土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持有20.33%;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各持3.90%。

作为五矿集团旗下唯一稀土上市平台,五矿稀土也被无偿划转至中国稀土集团旗下。五矿稀土于1998年成立,可谓稀土行业“老央企”。业内普遍认为,这一轮股权划转的大动作,绝非“新瓶装旧酒”,稀土相互融合对于提高稀土行业集中度,解决同业竞争的问题都有着重要意义。

五年内解决同业竞争

在组建之时,中国稀土集团就称,将聚焦稀土的科技研发、勘探开发、分离冶炼、精深加工、下游应用、成套装备、产业孵化、技术咨询服务、进出口及贸易业务,致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稀土企业集团。

五矿稀土方面近期也公开表示,公司主要从事稀土冶炼分离业务,与中国稀土集团旗下部分业务相同的企业存在同业竞争关系。而中国稀土集团此前已作出承诺,对于与上市公司的同业竞争,将自承诺出具日起五年内,综合运用委托管理、资产重组、股权置换/转让、业务调整或其他合法方式,稳妥推进相关业务调整或整合以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五矿稀土方面透露,中国稀土集团与上市公司正在积极梳理相关资产与产业情况。上市公司也将积极协同中国稀土集团的产业整合与布局,推进资本与产业协同创新发展。

事实上,近期这家年轻的央企动作不少。7月1日,中国稀土集团官方宣布,中国稀土集团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下称“国贸公司”)于江西赣州成立。中国稀土集团称,该公司成立是中国稀土集团加快贸易资产实质性深入整合,推动产业协同,业务聚合增效,实现聚合效应的重要举措。

旨在重塑稀土话语权

众所周知,稀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工业维生素”,在军事、冶金、石油化工领域和永磁材料、发光材料等新材料领域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是世界第一稀土储量大国,也是第一生产大国,在稀土产量和冶炼技术方面在全球领先,稀土也是我国少有的在全球具有统治力与主导权的资源品种。

在此之前,国内稀土资源分别控制在不同的央企和地方国企手中。由于资源分散,竞争策略、经营业绩差距很大。由于内部竞争激烈,价格在长期的竞争中被严重低估。工信部曾经发言称“中国稀土没有卖出稀的价格,卖出了‘土’的价格”。

对于稀土行业,企业整合势在必行。今年6月,北方稀土(600111)控股子公司包头市华星稀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拟吸收合并公司控股子公司包头科日稀土材料有限公司。北方稀土指出,此次吸收合并是为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有关压减企业层级要求,进一步提高公司产业集中度,整合子公司优势资源增强竞争力。

而随着五矿稀土股权纳入中国稀土集团,国内也逐渐形成一南一北两大稀土集团格局。相比于北方稀土,目前五矿稀土体量并不大。数据显示,北方稀土2021年营收为30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1.3亿元。而在今年上半年,该公司上述两项数据分别为201亿元和31.3亿元。

反观五矿稀土,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2.01亿元,同比增长39.82%,实现净利润3.05亿元。而在过去数年中,五矿稀土营收规模也一直偏小。在2017-2021年间,五矿稀土营收由7.16亿元增至29.73亿元,净利润则由3051万元增至1.95亿元。

东亚前海一份研报显示,中国稀土在新一轮整合中行业集中度、掌控力再度提升,或将迎来另一个发展时代。重组之后,可以形成一个统一的对外的窗口,对于话语权和竞争力提升意义重大。

“国家对稀土行业整合的新一轮推动显示国家层面对稀土产业高度重视,将提升我国稀土行业集中度与对稀土价格掌控力,令稀土反映其真正价值,”中国银河证券一份研报分析,双碳周期下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带动稀土需求增量释放,供需格局向好,稀土行业或将进入持续的供应紧缺格局推动价格平稳上行,驱动稀土股业绩释放,价值重塑。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你推荐

国庆长假露营又“翻红”?这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实际上,在今年国庆节日期间,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营市场热度延续成为共识,从OTA平台的数据和销量也能印证这种趋势。
2022-09-3013:02
破净股集中在传统行业,12股市盈率低基本面优
目前破净股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较低的有振东制药、海航科技、ST广珠等,滚动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2022-09-3012:59
特斯拉否认大幅降价传闻,新能车板块依然被重挫
在特斯拉暴跌带动下,中概股新能源车板块全线暴跌。小鹏汽车盘中一度大跌超11%,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蔚来盘中亦重挫超11%,股价创4个月来新低;理想汽车一度跌逾8%。
2022-09-3012:48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在即,A股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9月以来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达到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数源科技、东田微、通宇通讯、联合光电、华锋股份等跌幅超过20%。
2022-09-3007:53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
  • 证券时报APP
    发现投资价值
    打开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