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首页 > 公司 > 公司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公司>公司新闻

玉马遮阳2021年营收5.2亿元 建筑节能催热遮阳材料市场需求

2022-04-21 22:26 来源: 证券时报·e公司 作者: 黄翔
证券时报·e公司 黄翔 2022-04-21 22:26

当前,随着国内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领域的推广,部分细分行业快速发展,逐步走向台前。

4月21日晚,功能性遮阳行业公司玉马遮阳(300993)发布2021年度业绩报告,过去一年该公司实现营收约5.2亿元,同比增加35.16%,净利润约1.4亿元,同比增加29.87%。与此同时,玉马遮阳还发布一季报,营收约1.14亿元,净利润2693万元。

记者注意到,当前功能性遮阳材料在海外需求旺盛,而国内该行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今年国家相应规范以及发展规划的出台,功能性遮阳材料在国内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资料显示,去年5月24日玉马遮阳登陆创业板,主要产品包括遮光面料、可调光面料和阳光面料三大类上千个品种,可广泛应用于家居、公共建筑工程内遮阳,属于装修装饰领域的细分行业,在A股市场上具有相同业务的还有西大门先锋新材等公司。

根据中国建筑遮阳材料协会的统计,2021年,全国功能性建筑遮阳行业企业数量约3,000余家,年销售额在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约180余家。面向中高端市场的玉马遮阳西大门等十余家公司属于该行业第一梯队,保持着较高的毛利率。

据披露,2021年,玉马遮阳毛利率为43.57%,高于同类公司,同时,港澳台及国外营收占比70.4%,国内营收占比29.6%。经营现金流净额1.5亿元,同比增长2.02%。

玉马遮阳指出,目前,我国的功能性遮阳产品还处于市场导入期,企业的生产规模还相对较小,集中度很低,2021年功能性遮阳产品的渗透率还不到5%。随着政府对鼓励使用功能性遮阳产品支持力度的加大,消费者对功能性遮阳产品各项功能的认可,绿色节能环保概念认识的深入,简约式装饰风格的引导,产品的市场渗透率将不断提升,将会逐步达到国外的渗透率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自上市以来,前往玉马遮阳调研的机构络绎不绝,半年时间已有百余家机构调研记录,投资者对该公司以及该行业对关注程度可见一斑。

据了解,玉马遮阳募投项目包括高分子复合遮阳材料扩产项目和遮阳用布生产线技术升级改造项目,玉马遮阳接受调研时称,募投项目产能2021年有部分投产,释放产能20%-30%;2022年能完全投产,预计产能达到60%-70%;2023年可完全达产,预计产能达到100%。

该公司还表示,目前在手订单充足,市场需求旺盛。现有产能尚不能满足销售的需要,随着国内市场占有率的提升和海外空白国家市场的开拓,公司完全有能力消化扩产后的产能。

据了解,近年来,我国先后颁布及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以支持与鼓励建筑遮阳行业的发展。

今年3月,《“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发布,根据我国门窗技术现状、技术发展方向,提出不同气候地区门窗节能性能提升目标,推动高性能门窗应用。因地制宜增设遮阳设施,提升遮阳设施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今年4月,《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发布,对建筑节能提出了明确要求。

信达证券认为,功能性遮阳产品能够有效降低建筑能耗,综合节约建筑能耗约14%,契合当下绿色建材和建筑节能的概念。国内功能性遮阳行业当前仍处于成长初期,未来国家政策的扶持、消费偏好的升级将推动功能性遮阳产品逐步替代传统布艺窗帘。据国内建筑遮阳协会测算,到2025年功能性遮阳行业规模将达到500亿元。从行业格局来看,目前遮阳生产市场参与者众多,格局分散。未来随着遮阳产品逐步向多功能、多样化方向发展,在研发设计、产品创新、客户服务等方面具备优势的企业有望获得更多市场份额,行业头部效应凸显。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你推荐

国庆长假露营又“翻红”?这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实际上,在今年国庆节日期间,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营市场热度延续成为共识,从OTA平台的数据和销量也能印证这种趋势。
2022-09-3013:02
破净股集中在传统行业,12股市盈率低基本面优
目前破净股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较低的有振东制药、海航科技、ST广珠等,滚动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2022-09-3012:59
特斯拉否认大幅降价传闻,新能车板块依然被重挫
在特斯拉暴跌带动下,中概股新能源车板块全线暴跌。小鹏汽车盘中一度大跌超11%,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蔚来盘中亦重挫超11%,股价创4个月来新低;理想汽车一度跌逾8%。
2022-09-3012:48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在即,A股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9月以来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达到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数源科技、东田微、通宇通讯、联合光电、华锋股份等跌幅超过20%。
2022-09-3007:53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
  • 点击下载
    证券时报APP
    发现投资价值
    打开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