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首页 > 公司 > 公司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公司>公司新闻

翼龙无人机科创板IPO过会 拟募资逾16亿

2022-02-25 19:18 来源: 证券时报·e公司 作者: 康殷
证券时报·e公司 康殷 2022-02-25 19:18

“中国制造”名片翼龙无人机即将登陆A股。2月25日科创板上市委审议中航(成都)无人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无人机”)IPO申请顺利过会,公司拟募资16.4亿元。

国产“翼龙”、彩虹”等中大型察打一体无人机在海外已取得较高市场份额。这次拟登陆科创板的公司无人机正是翼龙的制造商。无人机产品主要包括翼龙-1、翼龙-1D、翼龙-2等大型固定翼长航时无人机系统,具备长航时、全自主多种控制模式、多种复合侦察手段、多种载荷武器集成、精确侦察与打击能力和全面灵活的支持保障能力。

军贸出口订单累计数量位列国内第一

与大疆等专注消费级无人机研发的企业不同,这次拟登陆科创板的无人机企业是专注于大型固定翼长航时无人机系统成体系、多场景、全寿命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从事无人机系统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和服务。

翼龙系列也早已成为我国大型军用无人机的明星产品,是“中国制造”的一张名片,产品及其相关技术获得了第五届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国防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及三等奖等奖项。

在国际市场,翼龙系列无人机系统已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统计,2010年至2020年间,翼龙系列无人机军贸出口订单累计数量位列国内第一,另据2021年5月美国航空周刊(AVIATIONWEEK)报道,翼龙系列无人机在全球察打一体无人机中市占率位居全球第二,是我国军贸无人机出口的主力机型,已累计完成数万架次的起落及十余万小时的飞行,其优越性能和成熟度经历了高强度实战检验并取得卓越战绩,为“中国制造”赢得了国际声誉。

业绩方面,2018年到2021年前三季度,无人机实现营业收入4742.44万元、2.51亿元、12.17亿元和19.3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47.52万元、-988.07万元、1.65亿元和2.98亿元。

无人机预计,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4.76,同比增长 103.41%;净利润2.96亿元,同比增长79.29% 。公司表示主要原因一方面是随着国际市场对于翼龙系列无人机系统的需求不断增加,2021年军贸销售最终用户数量以及最终用户订购的无人机系统数量不断增长,另一方面是2021年公司国内军品市场取得开拓并实现销售收入。

股权结构方面,本次发行前,航空工业成飞直接持有无人机1.78亿股股份,占公司发行前总股本的33.01%,为公司控股股东。航空工业集团直接持有并通过航空工业成飞、航空工业成都所、中航技、航空工业产业基金及航证科创间接持有公司股份,合计控制公司66.73%股份,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国务院国资委为公司最终控制人。

IPO募资16.4亿元

无人机此次拟IPO募资16.4亿元,用于无人机系统研制及产业化、技术研究与研发能力提升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其中无人机系统研制及产业化募投项目的实施主体为中航无人机。项目在现有翼龙系列产品的基础上,按照“察打一体、远程多载”的总体要求,结合国内外、军民用市场对大型固定翼长航时无人机系统的需求,在原有平台上完成翼龙-2发展型(含翼龙-2发展Ⅰ型和翼龙-2发展Ⅱ型)、翼龙-1E等三型翼龙发展型无人机系统研制,实现大型固定翼长航时无人机系统产品谱系化发展,以增强产品竞争力,并研制新一代的先进无人机指控系统,构建无人机远程指挥控制、情报数据体系,实现基于大数据的无人机智能处理能力;根据行业应用需求,基于成熟平台,研制翼龙应用拓展型无人机系统。

据了解,大型无人机市场前景广阔。军用无人机领域,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统计,2010年至2020年度,无人机军贸市场中以色列出口份额最大,约占军贸市场31%,美国市场份额约28%,中国市场份额约17%,其他国家无人机系统军贸出口规模合计占比约25%。中国无人机出口的主力机型为“翼龙”和“彩虹”系列无人机。

国内民用无人机方面,根据《无人机》杂志数据,截至2020年,我国民用无人机注册数量共52.36万架,2020年无人机经营性飞行活动159.4万飞行小时,同比增长36.4%。2015年-2019年,中国无人机市场规模从155.51亿元增长到435.12亿元,根据Frost&Sullivan预测,2024年中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到2075.59亿元。

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工业无人机实现快速发展,预计到2021年中国工业无人机市场规模将首次超过消费级无人机,成为民用无人机细分领域的主要市场。到2024年我国工业无人机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507.85亿元,占中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比例由2015年的19%上升至约73%,2015年-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4.52%。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你推荐

国庆长假露营又“翻红”?这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实际上,在今年国庆节日期间,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营市场热度延续成为共识,从OTA平台的数据和销量也能印证这种趋势。
2022-09-3013:02
破净股集中在传统行业,12股市盈率低基本面优
目前破净股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较低的有振东制药、海航科技、ST广珠等,滚动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2022-09-3012:59
特斯拉否认大幅降价传闻,新能车板块依然被重挫
在特斯拉暴跌带动下,中概股新能源车板块全线暴跌。小鹏汽车盘中一度大跌超11%,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蔚来盘中亦重挫超11%,股价创4个月来新低;理想汽车一度跌逾8%。
2022-09-3012:48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在即,A股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9月以来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达到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数源科技、东田微、通宇通讯、联合光电、华锋股份等跌幅超过20%。
2022-09-3007:53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
  • 点击下载
    证券时报APP
    发现投资价值
    打开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