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首页 > 公司 > 公司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公司>公司新闻

光峰科技2021年预计净利增66.89%—115.2% C端自有品牌占比提升业务结构优化

2022-01-29 17:48 来源: 证券时报·e公司 作者: 康殷
证券时报·e公司 康殷 2022-01-29 17:48

C端自有品牌产品销售占比提升,持续推出多款新品的光峰科技(688007)去年业绩增长迅速。

光峰科技1月28日晚发布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1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为1.9亿到2.45亿元,同比增加66.89%到115.2%;预计扣非净利润9500万至1.35亿元,同比增加135.79%到235.07%。

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

光峰科技为激光显示行业第一股,拥有原创技术、核心专利、核心器件研发制造能力的全球领先激光显示科技企业。2007年,光峰科技首创可商业化的基于蓝色激光的荧光激光显示技术ALPD®,解决了激光显示产业化难题。

目前,光峰科技主营业务是以ALPD®激光显示技术和架构为主导,研发、生产与销售激光显示核心器件与整机,将激光显示技术应用于不同场景。光峰科技业务涵盖B端和C端市场,拓展了影院放映、商教、工程、家用显示四大应用场景,并正向航空、车载显示、AR等潜在领域扩展。

疫情趋缓后,光峰科技去年业绩恢复增长势头。光峰科技公告,预计2021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为1.9亿到2.45亿元,同比增加66.89%到115.2%。

就业绩变化原因,光峰科技表示,主营业务方面,家用及工程等业务收入规模进一步扩大;C端自有品牌产品销售占比提升,工程、影院等高毛利业务带动公司整体毛利率水平提升,公司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

期间费用方面,去年光峰科技推出了两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股份支付费用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公司在激光微投、车载显示等创新领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同时,公司实施的市场竞争策略,推出多款新品,加大C端市场投入和自有品牌建设,导致销售费用增加。

光峰科技预计2021年扣非净利润9500万至1.35亿元,与同比增加135.79%到235.07%。光峰科技表示,非经常性损益同比增加,主要为公司收到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增加及确认参股公司业绩补偿等。

C端业务快速增长

光峰科技现已形成“B+C端”双业务驱动。其中B端业务提供稳定现金流,C端业务包括智能微投、激光电视,构筑第二增长曲线。

尤其在C端业务,光峰科技聚焦智能投影赛道。中信证券指出,中国家用投影市场需求进入增长阶段,2020年出货量达300万台;受制于成本影响,激光投影渗透率8%,增长空间广阔。

国信证券指出,投影是目前新消费渗透率最低的领域之一,相对电视销量仅9%的渗透率叠加2021年的缺芯影响。芯片边际改善预期下,叠加头部品牌在海内外均有优质产品布局,2022年增长预期强烈。在产品和影响日益成熟背景下,若供应链好转预期落地,则国内和海外的销量有望实现共振高增。

峰米科技作为光峰科技C端载体公司,覆盖激光电视和智能微投两大业务领域。峰米科技早期依托小米渠道能力,代工和销售微投及激光电视。2018到2019年陆续推出自有品牌微投和激光电视产品,降低小米依赖度。2020年峰米完成重庆政府基金领投的10亿A轮融资。根据协议,峰米科技预期未来将完成合格IPO申报。

中信证券指出,2021年峰米"双十一"表现亮眼,整体收入同比增长22%。具体来看,峰米自有智能微投收入增长398%,新品推出后市场反馈佳。激光电视受芯片供给影响,与同期收入基本持平,预计明年高速增长。随着微投产品矩阵完善、营销费用投放增加,光峰科技C端第二增长曲线确定性强。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你推荐

国庆长假露营又“翻红”?这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实际上,在今年国庆节日期间,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营市场热度延续成为共识,从OTA平台的数据和销量也能印证这种趋势。
2022-09-3013:02
破净股集中在传统行业,12股市盈率低基本面优
目前破净股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较低的有振东制药、海航科技、ST广珠等,滚动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2022-09-3012:59
特斯拉否认大幅降价传闻,新能车板块依然被重挫
在特斯拉暴跌带动下,中概股新能源车板块全线暴跌。小鹏汽车盘中一度大跌超11%,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蔚来盘中亦重挫超11%,股价创4个月来新低;理想汽车一度跌逾8%。
2022-09-3012:48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在即,A股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9月以来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达到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数源科技、东田微、通宇通讯、联合光电、华锋股份等跌幅超过20%。
2022-09-3007:53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
  • 点击下载
    证券时报APP
    发现投资价值
    打开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