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知名量化私募巨头被罚!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黄翔2023-09-30 12:23

量化私募巨头明汯投资再接罚单。

9月30日,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网站公布了对明汯投资的纪律处分决定书,公司将被中基协公开谴责,并暂停受理私募基金产品备案三个月。

中基协发布的纪律处分决定书显示,经查,明汯投资两位员工通过自媒体公众号发表贬低行业其他机构的不当言论,并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私募基金产品,对行业声誉造成负面影响。

明汯投资对此未能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未能及时监督管控公司员工的前述不当行为,亦未能及时督促员工规范整改,构成未履行谨慎勤勉义务的违规情形。

以上行为违反了《私募基金监管办法》、《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内部控制指引》等关于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建立和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牢固树立合法合规经营的理念和风险控制优先的意识,培养从业人员的合规与风险意识,营造合规经营的制度文化环境,保证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诚实信用、勤勉尽责、恪尽职守的相关规定。

此外,中基协还同步下发了4份对明汯投资员工个人的纪律处分决定书,对涉事员工进行公开谴责,对法定代表人、合规风控负责人进行了警告处分。

据悉,此次中基协的处罚是此前上海证监局对明汯投资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延续,两份处罚均源于同行对公众号发布文章一事的实名举报。

今年5月8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针对“明汯公司及员工团伙涉嫌商业诋毁”的举报线索进行上门核查,引发了舆论对这家头部量化私募的关注。

根据举报者的材料,提及“近两年来,明汯公司及其从业人员持续通过知乎、今日头条、雪球网、微信公众号、百度百家号、腾讯网企鹅号等公开自媒体发表违法违规文章”,认为相关自媒体账号至少10个,并认定“在上海市场监督管理局检查范围之外的其余互联网平台上,明汯公司及其从业人员仍在持续不断地发布新的违规文章”。

今年6月20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总队核查表明,涉事员工在入职前注册了个人微信公众号,在公司不知情、未授权的情况下发布相关文章的行为并非公司授意,属员工个人行为。因此,该总队作出了“经核查,决定不予立案”的处理决定。

随后,多家私募同行联合向监管实名举报明汯投资,举报理由是,明汯投资员工注册并运营公众号发布大量贬低其他私募、吹捧自家的文章,认为该员工在私募营销上可能存在不当行为,有违向合格投资者推介产品的原则,或涉及不正当竞争。

不构成商业诋毁并不代表不需承担相应管理责任,在明汯投资被上海证监局以监管不力采取责令改正的监管措施后,基金业协会的处分也随之而来,处罚原因同样聚焦于明汯投资未能采取措施避免员工出现类似行为,进而构成未履行勤勉尽责义务的违规。

今年8月31日,上海证监局披露了3份罚单,剑指明汯投资及其员工的违规行为。

相关信息显示,明汯投资在开展私募基金业务过程中,在监督管控员工不当行为、及时督促员工规范整改等方面,未实施有效内部控制,未尽谨慎勤勉义务,违反了《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证监会令第105号)第四条第一款的规定,因此上海证监局决定对明汯投资采取责令改正的监管措施。

另外,明汯投资员工作为私募基金从业人员,在从事私募基金业务过程中存在通过微信公众号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私募基金产品的行为,上海证监局决定对其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要求其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守法合规意识,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和行为。

据明汯官网介绍,明汯投资于2014年在上海虹口对冲基金产业园成立,借助强大的数据发掘、统计分析和技术研发能力,构建了覆盖全周期、多策略、多品种的量化资产管理平台,并成为国内首家管理规模突破500亿的量化私募管理人,公司管理规模和长期业绩位居行业前列。

责编:彭勃

校对:王蔚

责任编辑: 彭勃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