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杉股份完善海外产能布局 拟不超12.8亿欧投建芬兰负极材料基地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e公司 赵黎昀2023-09-27 17:44

随着海外尤其欧洲各国积极推进绿色产业发展,海外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业保持了快速发展趋势,带动海外锂电池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并推动了全球锂电池企业在欧洲等海外市场积极布局锂电池产能。

为进一步推进公司发展战略、扩大海外市场业务规模并满足下游客户的就近配套需求,9月27日晚间,杉杉股份(600884)公告,下属子公司上海杉杉锂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杉杉锂电”)拟在芬兰设立项目公司并投资建设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

公告显示,该项目计划总投资金额不超过12.8亿欧元(最终以实际投资金额为准)。项目计划分两期建设,两期项目产能规划各5万吨/年,建设周期预计各24个月。

杉杉股份是国内第一家从事锂离子电池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研发、生产企业,在锂电池材料领域已有20多年的研发和产业化生产实践,是全球人造石墨负极材料龙头。该公司在2021年通过收购LG化学LCD偏光片业务成为全球偏光片龙头,目标打造负极材料和偏光片两大细分市场的全球领导者。根据鑫椤资讯数据,2023年上半年,杉杉股份人造石墨产量占比蝉联行业第一。

而杉杉锂电从事锂电材料技术领域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货物及技术进出口等业务,杉杉股份目前对其间接持有87.08%股权,为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

杉杉锂电是杉杉股份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

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杉杉股份分别实现净利润26.91亿元、10.13亿元。而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杉杉锂电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2.01亿元、31.64亿元;净利润9.2亿元、4.31亿元。

经历2021年的飞速增长后,2022年以来,杉杉股份业绩出现下滑趋势。

2023年半年报中杉杉股份也提及,受行业高景气影响,近几年负极材料行业产能迅速扩张,随着行业新增产能的释放,2023年以来负极材料行业呈现阶段性、结构性的产能过剩,市场竞争加剧。同时,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速放缓,下游电池企业普遍采取阶段的去库存或低库存策略,叠加上游原材料和石墨化加工价格快速下滑,多发因素共振导致负极材料价格在2023年上半年同比显著下滑,行业盈利空间缩窄。

不过这家行业龙头依然堆市场报有预期。此前公告中杉杉股份曾提及,随着行业低端、无效产能出清以及技术、产品迭代升级,负极行业头部企业凭借研发创新、技术、成本等优势,将在行业整合变化中获得更高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巩固领先优势。同时,随着终端需求回暖,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速预计环比提升,驱动负极材料需求环比增长。根据鑫椤资讯预测2023年下半年,负极材料仍将保持增长,在第三季度末前后,或将迎来明显增量。

在此背景下,杉杉股份也大举推进了海外产能布局。

该公司表示,上述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满足下游客户配套需求和海外市场拓展需要,有利于公司拓展国际市场,持续提升全球市场份额,并进一步巩固公司行业龙头地位。项目为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线,工艺路线已经现有生产基地验证并结合国内外优质客户反馈后优化,项目建成后将有利于公司强化全球一体化产能规模优势。

此外,北欧电力以水电、生物质燃料等绿电为主且电价较低,并可通过水路船运到西欧、中欧等主要电池客户,项目选址芬兰有利于公司依托当地低成本的清洁能源和战略地域优势,积极拓展欧洲市场客户并响应其需求。

不过在公告中杉杉股份也提示风险称,项目计划总投资不超过12.8亿欧元,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和融资(包括但不限于银行项目贷、引入战略投资人等)。本项目计划投资总额较大,存在一定资金压力,存在资金筹措无法及时到位的风险。

同时,公司负极材料生产所用原材料主要是石油焦和针状焦,上述原材料的价格波动及供需变化将会影响公司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及生产成本,同时当前负极材料市场竞争较为激烈,项目投产后可能存在一定的产能消化与价格波动风险,从而对本项目经营效益产生一定影响。

此外,锂电池市场预计将持续保持高速发展,但不排除海外动力、储能电池等市场需求增长不及预期,由此可能增加本项目运营难度,延长回收期。

责任编辑: 赵黎昀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