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度闯关科创板的上海合晶最终顺利过会。
8月15日,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2023年第74次审议会议召开,共审议上海合晶和力聚热能2家拟IPO企业,2家获通过。
上海合晶主要从事半导体硅外延片的研发、生产、销售等服务,产品主要用于制备功率器件和模拟芯片等,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通信、电力、工业、消费电子、高端装备等领域,本次IPO上海合晶拟募资15.64亿元。而同日过会的力聚热能计划募资15.36亿元。
顺利过会
上海合晶作为国内较早开展半导体硅外延片产业化的公司,是我国少数具备一体化半导体硅外延片制造能力的公司。上海合晶客户遍布中国、北美、欧洲、亚洲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良好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
上海合晶已经为全球前十大晶圆代工厂中的7家公司、全球前十大功率器件IDM厂中的6家公司供货,主要客户包括华虹宏力、中芯集成、华润微、台积电、力积电、威世半导体、达尔、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客户A等行业领先企业,并多次荣获华虹宏力、台积电、达尔等客户颁发的最佳或杰出供应商荣誉,是我国少数受到国际客户广泛认可的外延片制造商。
回顾上海合晶的上市历程颇为曲折。2020年6月,上海合晶首次递交科创板IPO申报稿,并于9月向证监会提交了问询回复材料。2020年12月,公司主动申请撤回了科创板上市材料。2022年12月29日,上海合晶二次闯关科创板,并于2023年1月20日再度进入问询与回复环节。今年8月15日最终顺利过会。
招股书显示,2020至2022年上海合晶的营收分别为9.41亿元、13.29亿元、15.56亿元,净利润则分别为5677万元、2.12亿元、3.65亿元。2023年一季度,上海合晶营收3.46亿元,净利润5934.55万元。
就业绩波动,上海合晶表示今年1至3月,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减少7.99%,一方面主要由于通讯及办公领域下游市场需求疲软,导致公司外延片业务收入有所下降,另一方面主要由于受市场需求影响,合晶科技对公司的硅材料需求下降,使得公司硅材料业务收入有所下滑。
另外,上海合晶客户较为集中。报告期各期,上海合晶前五大客户(同一控制下合并计算口径)销售收入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6.12%、73.45%和71.05%,客户集中度相对较高。
此次IPO上海合晶拟募集15.64亿元,用于低阻单晶成长及优质外延研发项目、优质外延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借款。
募资逾15亿元
同日过会的力聚热能主营业务为热水锅炉与蒸汽锅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用于供应采暖和生活用水,以及供应工业生产所需的蒸汽。力聚热能的工业锅炉主要用于楼堂馆所及城镇集中供热、工矿企业工业蒸汽提供等,下游主要为供热、酒店、化工、纺织、医药等行业。
业绩方面,2020至2022年,力聚热能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6.78亿元、7.94亿元、9.84亿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1.84亿元、1.81亿元、1.64亿元。
本次IPO,力聚热能拟募集资金15.36亿元,用于年产3000台套高效低排热能装备未来工厂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8月15日举行的上市委会议中,力聚热能的安全事故责任和产品性能被关注。上市委审议会上,要求说明公司采购安装服务所需承担的安装指导义务的具体内容,安全生产责任划分是否清晰,相关内控制度是否健全有效。另外,上市委要求说明公司产品关键性能指标优于竞争对手的相关信息披露中所选择的同行业主要竞争对手的具体情况及可比性,以及相关信息披露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