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推动经济复苏 宏观政策需要更有效组合
来源:经济观察网作者:李晓丹 实习记者 毛思颖2023-07-19 15:36
(原标题:经观月度观察︱全方位推动经济复苏 宏观政策需要更有效组合)

经济复苏仍面临诸多压力,消费信心和地方财政问题需要通过政策给予更多支持。伴随着各项更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加码,中国经济将在下半年全面打响“增长保卫战”。

6月宏观数据显示,CPI同比持平,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PPI同比下跌5.4%,较上月继续下降0.8个百分点;6月制造业PMI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至49%,连续第三个月落入收缩区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43113亿元,同比增长3.8%;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05万亿,信用扩张再度加速;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1.3%,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

由《经济观察报》发起的“经济观察报月度观察”,每月一次。本次共有12家机构参与月度宏观数据预测。

CPI:食品价格环比下跌是主要原因

CPI


CPI公布值(同比):0.0%

前值:0.2%

CPI预测值(同比):0.1%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点评:2023年6月,CPI同比持平,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环比下跌0.2%,较上月不变。食品价格环比下跌是CPI环比下跌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为:受需求表现平淡叠加市场供应充足影响,食品价格环比下跌较多,基本解释了CPI环比下跌的幅度。食品项价格环比下跌,其中鸡蛋、鲜果、猪肉价格环比下跌是本月食品价格环比下跌的主要原因。而受国际油价下行推动能源品价格回落叠加非能源工业消费品需求不足影响,工业消费品价格整体下降较多,导致非食品价格环比下跌。非食品价格环比下跌,其中工业消费品价格回落是主要原因。此外,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4%,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显示居民一般消费需求表现较低迷。

PPI:同比或已触底

PPI


PPI公布值(同比):-5.4%

前值:-4.6%

PPI预测值(同比):-5.0%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点评:PPI同比增速较快下跌。分行业看,PPI环比收缩0.8个百分点的主要原因以下四点:一是石化产业链价格普遍调整。国际原油价格中枢下移,化工品成本端压力减缓,而需求端弱势运行。石化板块对6月PPI环比增速的拖累达0.26个百分点。二是黑色及建材价格继续下跌,基建地产相关需求处于低位。房地产投资以保交楼和竣工为主要特征,但其动能在5月已边际走弱。基建投资持续托底相关工业品需求,但6月前期项目逐步完工、局部新开工项目需求尚不足以弥补完结减量,高温多雨天气对建筑施工进度也构成一定扰动。黑色及建材板块对6月PPI环比增速的拖累约0.49个百分点。三是多地优化调整电价机制,水电燃气板块对6月PPI环比增速的拖累约0.07个百分点。四是中下游需求依然偏弱,有色金属、装备制造、下游消费制造板块对6月PPI环比增速的拖累共0.12个百分点。往后看,PPI同比或已触底。

PMI:产需两端景气分化,价格小幅回升

PMI

PMI公布值(同比):49.0%

前值:48.8%

PMI预测值(同比):48.9%

招商银行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所所长谭卓点评:6月制造业PMI环比止跌回升,结束3月以来的“三连降”,仍录得历史同期最低值。产需两端景气度有所分化,生产修复快于需求。在生产端,6月生产指数环比上升0.7百分点至50.3%,率先重回扩张区间。在需求端,内外需环比分化,但均位于收缩区间。新订单指数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至48.6%,内需修复动能初现企稳回升的迹象,但仍然偏弱;出口订单指数环比下降0.8个百分点至46.4%,连续第四个月环比回落,出口增速下行压力持续加大。

价格指数小幅回升,企业成本压力有所缓解。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行拖累原材料价格连续第四个月位于收缩区间,环比回升4.2个百分点至45%。需求小幅改善推动出厂价格指数回升2.3百分点至43.9%,连续第三个月位于收缩区间。

总体上看,6月PMI环比小幅改善,但仍受需求疲弱拖累,连续第三个月落入收缩区间。制造业供需两端修复动能分化,生产端重回扩张区间,需求端收缩压力仍在,内需边际上行、外需持续回落。

固投:制造业、基建回升,地产维持低位

固投

固投公布值(同比):3.8%

前值:4.0%

固投预测值(同比):3.5%

国泰君安首席宏观分析师董琦点评:6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较上月回升1.1%,环比强于季节性,动能主要来自于制造业和基建偏强。制造业企稳回升。制造业投资在经历4月超预期下行和5月企稳后,6月出现回升态势,仍是扩内需的重要抓手。分行业来看,建筑制造和高技术链条表现相对较好。制造业各链条景气度继续分化。剔除基数的两年平均增速来看,有色、化工、电子设备、电气机械和医药同比增速回升幅度较大,其中有色、化工、电气机械增速绝对水平较高。房地产投资同比降幅持平,竣工继续支撑。土地和商品房交易同比降幅有所扩大。6月广义基建投资明显回升。广义基建投资同比增长11.7%,较上月提升2.9%,环比均强于季节性。分行业来看,电力投资增速最高,交通运输反弹力度最大。

信贷:信贷结构有所优化

信贷

新增信贷公布值(同比):30500亿元

前值:13600亿元

新增信贷预测值(同比):24358亿元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点评:6月新增信贷显著回升,创历史同期新高,企业与住户贷款均大幅放量,票据融资同比减少,信贷结构明显优化。半年末效应和政策驱动下,6月信用扩张再度加速,全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05万亿元。分部门看,6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2.28万亿元,同比、环比分别多增687亿元、1.42万亿元。6月以来,逆周期调节政策加力,央行降息落地刺激投资和生产需求,在季末信贷冲量和政策继续引导支持制造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作用下,企业贷款仍有支撑,企业中长贷依然为新增信贷的重要拉动力量。6月居民贷款新增9639亿元,仅次于今年3月水平,同比大幅增加1157亿元。端午小长假、年中购物节活动对消费起到支撑作用,降息落地进一步刺激消费需求,带动居民贷款明显改善。6月地产销售跌幅虽扩大,但在按揭早偿阶段性放缓下,居民中长贷较4-5月明显改善。从金融数据可以看出,在季节性效应和政策加力下,6月新增信贷明显回升,信贷结构有所优化。

M2:增速延续回落,财政存款明显多减

M2


M2公布值(同比):11.3%

前值:11.6%

M2预测值(同比):11.2%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点评:6月M2同比增速录得11.3%,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个和0.1个百分点。M2增速延续回落,一方面源于央行在目前相对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下延续稳健基调,在货币供给上保持定力,流动性投放较为谨慎;另一方面去年5月起M2增速进入上行通道提供的高基数,也对今年读数形成压力。

6月住户存款增加2.67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2.06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减1.05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减少3320亿元:6月居民存款同比多增,除了当前居民储蓄倾向仍存外,也与银行在季末往往会引导客户赎回理财等资管产品并配置存款有关,从同期理财债基等资管产品出现季节性赎回、非银存款下滑的现象上也可以得到验证。历年季末月企业存款规模往往上涨,对应企业对前一阶段生产订单的季度结盈,然而企业存款同比少增,反映企业盈利表现一般。财政存款同比多减,除了政府债融资规模较少的因素外,也与财政支出力度加大有关。

机构汇总

责任编辑: 陈勇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