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舆情周报丨振芯科技原董事长被举报 德业股份被曝偷工减料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2023-07-14 20:04

本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持平,环比下降0.2%;6月新增社融4.22万亿,新增人民币贷款3.05万亿,M2同比增长11.3%;7月以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信部等中央部委“一把手”密集主持召开企业座谈会、圆桌会等,政企沟通交流机制进一步升格。

根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数据,近一周(7月8日-7月14日)舆情热度靠前的前五大上市公司事件是:

image.png

数据来源:誉云大数据系统

振芯科技原董事长被举报简历信披不真实

7月7日,深交所向振芯科技(300101.SZ)下发关注函,称近期收到举报称,“关于莫晓宇、胡彪的简历信息披露不真实,其二人并非成都国腾电子集团现任董事长、董事,国腾电子已提起由莫晓宇返还印章证照的诉讼。”

7月10日,振芯科技回复了关注函,称公司以工商登记信息为法定核查依据,上述举报不实。

此前的7月3日,振芯科技公告,7月1日原董事长莫晓宇提交书面辞职报告,称因个人身体原因,辞去公司董事长等职务,并辞去第六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其亲属莫然获得新的非独立董事候选人提名;原定于7月6日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延期到7月18日召开。

更早之前的6月20日,振芯科技公告,公司董事会拟提名莫晓宇等为第六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并计划在7月6日召开公司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

对于此次董事会换届事宜,深交所还要求振芯科技,详细说明此次董事会换届的筹划过程、关键时间节点、公司及相关方在筹划期间所做的主要工作等情况,“说明是否存在其他导致在短期内重新进行董事会换届选举的原因”。

根据媒体报道,国腾电子内部分别以莫晓宇、何燕为代表的夺权斗争由来已久,牵扯着数个纠纷案件。本次关注函中有待振芯科技回复的问题,或是这场旷日持久的纷争又一延续。

image.png舆评:

上市公司内斗不存在胜利者,长期内斗不仅可能对公司日常经营造成影响,中小股东更是无辜“躺枪”。涉事各方之间是一种博弈状态,但这种博弈并不是良性和理性的,长远来看,所有股东的整体利益仍然是一致的,涉事各方应当目光长远,不能因为目前的争议影响公司的长远发展。近年来,多家上市公司因信披违规、内斗纷争等问题引发退市危机,而这些舆论质疑持续伴随,公司信誉濒临破产。对于这部分企业而言,如何完善内控提高公司治理,重塑资本市场形象,是公司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ST豆神因此前“碰瓷”字节跳动收到深交所监管函

7月10日晚间,深交所对豆神教育(300010.SZ)下发监管函,提到其关于与字节跳动联合发起“字节跳动教育产业联盟”事件涉嫌信披违规。

监管函提到,豆神教育在2022年年报中披露,“公司计划将与字节跳动联合发起‘字节跳动教育产业联盟’……为字节跳动教育生态创业者服务和赋能。”5月24日,豆神在2022年年报问询函回复中再次披露上述事项。

5月31日午间字节跳动发布声明,称该信息不实,字节跳动与抖音及旗下各业务都没有与第三方公司成立所谓‘字节跳动教育联盟’的计划。”

6月5日,豆神披露《关于对深圳证券交易所关注函的回函》,称“所述内容为2023年工作计划,未对所述事项做充分的风险提示,未说明是公司单方面的合作意向,系公司相关工作人员理解不充分,存在用词不准确、工作不严谨的情况”。

深交所表示,公司的上述行为违反了本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23年修订)》第1.4条,第5.1.1条的规定。要求豆神董事会充分重视上述问题,吸取教训,及时整改,杜绝上述问题的再次发生。

值得一提的是,7月10日晚间,*ST豆神在披露监管函的同日亦抛出了重整投资协议,此事也引起了交易所的高度关注。7月11日,深交所向*ST豆神发出关注函。

舆评:

据媒体报道,豆神教育“抱大腿”翻车并不是首次,从“撞名”东方甄选,到“碰瓷”学而思,再到“碰瓷”字节跳动,长久以来,豆神教育因“碰瓷式营销”被市场诟病,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声誉每况愈下。重整投资协议发布后,市场更是充斥着豆神教育是否具有重整价值的质疑声。

近年来,上市公司利用误导性陈述行为炒作股价的现象虽有所收敛,但仍时有发生。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以及与投资者的互动发言应该尽可能谨慎严肃,缺乏实质业绩支撑的“蹭热点”的行为容易引起股价异常波动,扰乱市场秩序,有损中小投资者权益。对于这类公司,证监会印发的《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对“蹭热点”“炒概念”及上市公司相关方操纵行为的监控处置和打击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强上市公司高管及相关人员宣传和教育,规范公司治理。

德业股份被曝“德国市场产品偷工减料” 公司回应:正积极处理

近日,德业股份(605117.SH)被德国媒体曝出其生产的微型逆变器疑似“造假”,引发资本市场高度关注。根据报道,德国媒体等援引博主的测评拆机视频称,德业股份的微型逆变器内部缺乏继电器,与其在VDE4105认证中的声明不符,其中一条视频已获得28万浏览量。VDE4105认证是德国的分布式发电系统低压并网标准。继电器是一种输入保护开关,可以防止电池板短路或过电压等情况损坏逆变器。逆变器中安装继电器,可控制电路的开关和保护电路的安全。

7月9日,德业股份召开小范围电话沟通会,回应市场质疑,提出解决补救方案。德业股份解释称,其微型逆变器没有内置继电器是因为考虑到内置继电器可能会对产品的25年使用寿命造成影响。该公司还表示,其微型逆变器是隔离式的,并非组串式的,无继电器不影响安全性。该公司还称,在德国销售了40万套微型逆变器,但德国市场只占其总销售额的2%,目前从未接到德国市场关于安全事故的报告。

7月11日,德业股份回复前一日投资者在互动平台的提问,表示公司生产经营正常。对于德国市场产品质量负面报道的传闻已关注到,目前正在积极处理。

媒体观点:

《每日经济新闻》:虽然德业股份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和应对措施,但这并不能完全消除市场对其产品质量和诚信的质疑。毕竟,其微型逆变器与德国并网认证条件VDE4105不符,因为通过这一认证条件的微型逆变器需安装一个继电器来满足关断条件。很显然,德业股份的产品不满足上述认证要求。而且,在欧洲市场,消费者对于产品安全性有着较为苛刻要求和标准。如果德业股份不能及时消除消费者和监管部门的疑虑,可能会面临诉讼、罚款、退货等潜在风险。实际上,解决此次质疑也并非难题,但德业股份如何修复资本市场对其估值的信心却并不容易。作为一家刚上市两年多的企业,德业股份还需要在产品质量、技术创新等方面做足“功课”,同时严格遵守各个市场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维护自身的品牌形象和声誉。

《21世纪经济报道》:从回应内容来看,德业股份为应对市场质疑已经给出了解决方案,但仍需经历新的认证。实际上,解决此次质疑并非难题,但德业股份如何能修复资本市场对其估值的信心却并不容易。

(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

责任编辑: 杨国强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