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上海洋山港一周年 境外班轮“沿海捎带”运输达1.6万标箱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张淑贤2023-06-15 17:07

近日,88个集装箱由马士基船公司的“曼彻斯特马士基”号货轮从洋山港捎带至天津港进行中转。这是该公司第65船在洋山港沿海捎带的货物。

2021年11月,国务院批复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班轮公司自有非五星旗船舶,开展大连、天津、青岛与上海洋山港之间,以上海洋山港为国际中转港的外贸集装箱沿海捎带业务。2022年5月30日,外资班轮船公司“沿海捎带”业务落地上海,标志着我国国际航运领域开放实现重要突破。

一年过去,这项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港区业务量是否有新的突破?海关监管是否有所变化?

“自去年首单落地洋山港后,‘沿海捎带’业务规模逐月攀升。截至今年5月底业务运输总量已达1.6万标箱,”上海海关所属洋山海关副关长李春阳介绍,“‘沿海捎带’业务能吸引境外船公司将国际中转业务从釜山、新加坡等传统中转港转移至上海,提高上海港对国际航线、货物资源的集聚和配置能力,也将进一步提升上海港枢纽能级。”

数据显示,2022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730万TEU(标准箱)大关,连续第13年蝉联全球第一。

作为上海港的重要组成部分,洋山港的建成和运营,为上海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扩大对外开放创造了更好条件。“近年来,洋山港在国际航运地位不断提高,外资班轮船公司越来越看重国内市场。” 洋山海关综合业务二科二级主办杨冀鲲说。

据悉,沿海捎带新政发布后,上海海关在海关总署的指导下,新增“沿海捎带”转关方式,改进业务系统、设立沿海捎带专岗、密切兄弟海关间配合、优化船舶备案等措施,全力支持“沿海捎带”业务拓展。

“‘沿海捎带’政策为航运企业优化航线布局、灵活配置航运资源、提升班轮运载效率提供了新机遇。”杨冀鲲说,“越来越多的外资班轮公司调整中转航线至上海港开展‘沿海捎带’业务。”据统计,目前上海海关备案船舶数量已从最初的44艘增长到94艘。

责任编辑: 孙孝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