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市场上再现“丐版”IPO。
4月13日,号称中国最大的云端HCM解决方案提供商北森控股正式登陆港股。公开资料显示,北森控股此次全球发售股份数目仅为804.4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仅为1.12%,发行市值213亿港元。这不禁引发市场的关注和质疑:800万股的流通量如何支撑起超200亿的市值?
去年以来,像北森控股这种在港股缩量发行的企业不在少数。证券时报记者统计发现,今年一季度,共有18家公司在港股上市,剔除一家以介绍方式上市的,发行的新股占总股本比例低于10%的占比约为24%,市场将这种缩量发行行为称为“丐版”IPO。
“丐版”IPO现象为何频繁出现?不以大额融资为目的上市行为背后有何意图,又有何隐患?随着港股18C开闸,未来市场上是否会出现越来越多“丐版”IPO企业?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多方采访一探究竟。
“丐版”IPO企业密集扎堆港股
4月13日,北森控股正式于港交所挂牌交易,盘中股价一度暴跌36%,截至收盘,报26.1港元/股,跌幅12.12%。
按照招股价29.7港元计算,北森控股上市总市值达到213亿港元,集资额却仅为2.4亿港元,全球发售股份数目仅为804.4万股,占总股本的1.12%,因发行比例极低被一些市场人士称之为“丐中丐”。
由于极低的发行比例,公司前25大股东持股比例高达99.8%,如此高度集中的持股比例也极易引起股价的暴涨暴跌。
值得注意的是,若剔除上市中介费、承销保荐等发行费用,北森控股上市募资净额仅为1.56亿港元。但招股书显示,北森控股最后一轮F轮融资额为2.6亿美元(约20亿港元),此时公司估值为18.6亿美元(约144亿港元),再往前追溯,E轮融资7268万美元(约5.6亿港元),公司估值为6.1亿美元(约48亿港元),即使在D轮融资额也有2亿元。而此次公开市场募资规模仅仅只是Pre-IPO募资金额的十分之一,实际上就是另一种形式的估值“倒挂”。
(数据来源:招股书,注明:E、F轮融资均为美元融资)
记者梳理北森控股历次的融资信息发现,11年间,该公司估值上涨273倍,即使是最后一轮进去的投资机构账面浮盈还有35.6%。但该公司的业绩表现却与一路上涨的估值不相匹配,2019年至2022年间公司净利润亏损显示不断扩大。
今年以来,像北森控股这样缩量发行的上市案例不在少数。据记者统计,今年一季度港股一共迎来18家上市公司,剔除1家以介绍方式上市的,剩下17家中有10家公司低于20%的发行比例,占比59%,发行比例低于10%的有4家,占比24%。
其中,另一家港股上市公司粉笔,上市时发行的新股数量为2000万股,这意味着进入流通的新股占总股本比例也仅为0.95%。而粉笔此次IPO的募资额为1.98亿港元,剔除高达7810万港元的发行费用,其募资净额仅为1.2亿港元。
同样,望城科技控股在港股IPO新股发行数量为1242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为9%,募资额8073万港元,发行费就耗费了6973万港元,公司到手的募资净额仅为1100万港元,发行费用占募资额的86.37%,典型的挣了“面子”亏了“里子”。
股价“不破发”和机构退出之间的折中选择
据记者了解,A股市场规定,新股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最少在10%以上。港股虽无此项规定,但在首次上市发行25%的新股,仍然是大多公司的选择。往前几年,港股也有几个新股发行占总股本10%以内的案例,但去年以来,缩量发行如此密集出现并不多见,不以大额融资为目的的上市行为背后有何意图?
仔细梳理这些“丐版”IPO企业,记者发现,这些公司大多数为新经济企业。创东方管理部总经理关晓杰分析,这些新经济企业上市之前往往已经获得较高估值,缩量发行本质上是因为港股市场估值不高,导致IPO发行困难,缩量发行之后则有利于公司维持高估值,避免出现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
香港某基金公司投资经理张远进一步分析:“若股票发行多了,其中90%要给到国际配售,而锚定投资者拿到股份之后,上市首日是可以马上卖出的,到时候首日股价表现会比较难看。”张远表示,把流通盘缩小,以后不管是用合法的绿鞋机制,还是自己做市值管理,都相对容易。而且,等将来市场好转,企业还可以再融资,港股市场再融资方式也非常丰富。
IPO融资固然重要,但不少上市公司更看重上市后的再融资。记者统计了过去8年香港资本市场融资情况发现,在过去8年间,港股公司上市后再融资金额占该期间资本市场募资总额的59.18%。其中,2015年至2017年,上市后再融资金额远大于IPO募资额,分别为8477.57亿港元、2920亿港元、4517亿港元,是IPO募资额的3.24倍、1.5倍、3.52倍。
缩量发行,除为了公司股价不至于破发之外,还有更重要的目的是,为背后的投资机构股东创造退出条件。“很可能是迫于投资机构退出压力,又或者是有对赌协议,长期不盈利且亏损甚至不断扩大,估值也纯粹是靠机构吹出来的。”某中资机构的分析师向记者表示。
虽然近三年A股市场注册制逐渐向全市场扩容之下,IPO数量有所增加,但相较于创投机构投资的项目数量来说,每年能上市退出的企业概率仍不算大。据清科数据,即便在2022年创投市场的募投双降的背景下,披露的募资金额也有约2万亿人民币,全年投资数量也有超9000起。对于数量庞大的投资企业而言,即便港股、A股扩容、美股复苏,上市之路依然拥挤且机会难得。
这就不难理解,近期一级市场投资人大呼:“抓住改革红利,能上尽上”,想方设法做好项目退出,可谓当前每一家投资机构最迫切的诉求。回顾过去一年,不少企业选择远赴新加坡、瑞士、伦敦等交易所上市,融资额都比较低,也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个目的。
VC/PE机构能否顺利退出获益?
随着港股18C开闸,未盈利的科技企业也可登陆港股,创投机构显然不会错过这一大好退出窗口。
“一些不符合A股上市条件的企业可能会符合港股的条件,港股上市的覆盖面相对更加宽泛了。”关晓杰表示。多位受访人士均认为,随着未盈利的科技公司陆续登陆港股,短期内港股市场上避免不了出现更多这类“丐版”IPO企业。
既然视其为一个重要的退出通道,那么能否顺利退出获益则是关键中的关键。需要注意的是,资本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建立在充分博弈之下,倘若新股发行比例较低,股票的交投活跃度将会受到影响,交易价格也会产生偏离。创投机构能否以预期的价格实现退出,仍需要打个问号。
“对投资机构来说,企业的小规模发行产生的低成交量,或许会加大退出的难度和拉长退出战线。”关晓杰分析。市场人士普遍分析,因为公司的大部分股票还是落在大股东或者机构投资者手里,他们不会在市场上过度地进行炒卖,这对于稳定股价和公司市值有一定帮助。
澳银资本投管经理区美木其分析,从短期来看,缩量发行可能会导致短期供需失衡的情况,从而引发投资者的理性或非理性的恐慌出货情绪,导致股价出现大幅波动。但从长期来看,对于那些优秀的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良性引导和管理下,缩量发行并不会对其坚实的商业基础和长期价值造成影响,而且甚至会让公司的股价更具市场竞争力。
事实上,在去年港股市场整体低迷的情况下,这类“丐版”IPO现象比比皆是。但从去年年底开始,港股市场出现了明显回暖,整体市场估值有所回升,能否提振市场活跃度、增加这些企业上市后的流动性?
德勤华南区主管合伙人欧振兴表示,尽管当前港股的市场估值有所回升,但还远不达2019年时的高峰期,加上美国加息对香港市场带来不小影响,所以这或许会让一些企业继续选择缩量发行的方式登陆港股,至于市场的流动性能否回到疫情之前的水平,仍需要一段时间。他认为,预计今年下半年,会有不少海外资金重新回流至港股市场,市场流动性值得期待。
创投圈瞩目!2023证券时报创投金鹰奖暨创业企业新苗奖评选火热报名中,活动高大上、阵容超豪华、奖项有新意,顶级VC/PE已集结,更多一线机构在路上…
校对:陶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