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侨福建设集团主席黄兰茜就打破“信息孤岛”,更好发挥数据在金融、贸易、投资等领域的作用提交了相关提案。
在黄兰茜看来,数据资源日益成为支撑要素甚至主导因素,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作用如何靠数字来巩固,借数字而加强,既受各方关切,又是发展的迫切。
但出于数据跨境传输安全等方面的顾虑,内地与香港“数据流”的互联互通受限颇多,远不及人流、物流,甚至资金流的打通。“信息孤岛”的处境将严重制约其金融、贸易、投资等作用发挥。
黄兰茜指出,香港拥有全球最丰富的离岸人民币产品,是全球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业务中心。同时,香港又具有优越的数据地位,亚洲14条内部海底光缆系统中,11条实际上在香港着陆。优良的先天条件,等待支持方案破壳而出,优势领域破局发展。
她认为,破局的关键,是统筹好发展迫切与安全关切之间的关系,要看到基础数据互联互通已是未来发展大势所趋,避免对数据跨境“一刀切”的倾向,通过机制区分数据等级、优化数据匹配、保障数据安全、激发数据活力,以“国际数据港”升级“国际金融港”。
对此,黄兰茜建议从三个“点”切入打开局面:
一是解决卡点。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的修订中,充分考虑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需要,丰富对“跨境数据”的理解和使用方式,助力数据更快走向互联互通。
二是参照试点。“先行先试的试点作用”是中央总结港澳各界的六大作用之一。参照《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促进条例》中关于科技数据跨境传输管理试点的做法,在港尝试金融数据跨境互联的试点工作,由易到难逐步拓展。
三是找结合点。安全是金融行业的本质要求,与国家保障数据安全的管理要求高度统一。在未来国际金融版图中,香港应以更高等级、更完善的安全架构体现核心能力,服务于国家未来,更吸引国际客户。“安全”不仅不应形成制约,而且应当打为品牌。
黄兰茜认为,在破解卡点,推开试点之后,香港必将由“金融港”升级为“数据金融港”,进而升级为“数据金融安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