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护险、养老保险、女性劳动权益……五年间,周燕芳提交了28份建议,持续聚焦与社会民生保障息息相关的议题,同时也不乏女性和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等相关建议。
“作为来自保险一线的代表,我的大多数建议都是与社会民生保障息息相关的保险与健康业务发展有关,我希望通过我的建议,帮助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太平洋医疗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主持工作)周燕芳在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她告诉记者,2023年,将持续关注和推动惠民保险、普惠保险发展,同时将就险企办医等问题提出建议。
社会办医是增加医疗资源有效供给的重要力量
券商中国记者:今年两会期间,您重点关注哪些领域?有哪些建议?
周燕芳:作为来自保险一线的代表,我的建议都是与社会民生保障息息相关的健康与养老方面相关,希望通过我的建议,帮助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例如,社会办医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加医疗资源有效供给,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利用效率,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服务需求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支持社会资本办医。同时,明确鼓励商业健康保险机构投资社会办医,并与社会办医联合开发多样化、个性化健康保险产品。保险企业正成为社会资本办医的重要参与方之一。
2023年,我将从险企规范化办医等角度切入提出建议,同时继续关注“保险+健康管理服务”等话题,期待通过我的深入研究、走访调研所形成的一些有实操性的建议,推动一些问题的解决。
券商中国记者:您今年已是第六次参加两会,有哪些感受和心得?
周燕芳:总结来说是:“不忘初心、倾听民意、认真履职”。作为来自保险企业的人大代表,我感到光荣的同时,也感到不能辜负人民的信任,必须把代表的工作做好。
代表履职要时刻牢记以人民为中心,不忘这个初心,才能使我们提交的建议真正反映人民群众的心愿和呼声,真正解决他们所关切的问题。同时,作为一名代表,要珍惜发言发声和提交建议的机会,围绕国家和大众关注的问题扎实调研、全面考量,才能提出言之有物的高质量建议。
每年参会过程中,代表们都会有不少建议。看到其他代表和自己的建议逐步落到实处,我在高兴之余,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人大代表”这四个字的分量。
我来自保险业务一线,也觉得有义务将国家、行业以及地方的战略部署、工作规划、行动方案等在自身工作中找到落脚点和切入点。从服务国家战略出发,推动保险业在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发挥更大效用,传递专业保险声音。
以往履职期间,围绕民生所需、行业所求,我共提交了28份建议。这些建议绝大部分立足于保险行业,关注民众关注的健康、养老等话题,还有一些是围绕国家战略方向和创新领域,包括绿色投资、防贫保等。此外,我也比较关心女性和未成年人权益。例如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我提交了《关于保障女性劳动权益、减轻育儿压力、提升生育意愿的建议》,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支持。
这些建议均来自于我对工作、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入调研。同时,作为专业保险人,始终坚持“跳出保险看保险”,提出更务实、更利于人民健康生活的建议,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履行人大代表职责。
券商中国记者:您如何理解保险在服务经济民生中的功能定位和发展前景?
周燕芳:保险在经济社会中的角色,行业内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即:保险,是经济“减震器”,也是社会“稳定器”。“稳定器”体现在保险的保障功能。党的十八大以来,保险业强调回归本源,强化风险保障功能,在为实体经济纾困、保障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功能。“减震器”则是不断通过产品创新来护航经济增长。保险业与生俱来的损失补偿与风险管理功能,一直以来都在各方面护航社会发展,也是守护民众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金融载体和社会管理媒介。
当前,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加快发展步伐,前进的过程也会面临各种风险与挑战,在这个过程中,保险业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做好风险管理和补偿,助力推动全社会和各行各业的高质量发展。
商业保险参与第三支柱建设有三大优势
券商中国记者:2021年两会期间,您曾建议探索建立养老金第三支柱专属账户体系。去年,个人养老金制度已正式落地。在推进我国养老第三支柱建设方面,您认为保险行业还可以发挥哪些作用和优势?
周燕芳:我认为应该充分发挥商业养老保险参与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的优势。第三支柱产品体系涵盖保险、银行、资管等多类型的产品。中国民众总体风险偏好程度较低,追求稳定收益,以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作为养老金第三支柱发展初期的产品主体更为合适,有利于充分发挥其长期性、安全性和收益性的特点,提升第三支柱的保障水平。
保险行业可以发挥的优势体现在:
一是在精算技术及长寿风险管理方面具备专业优势。能够精准利用生命表、经验数据和科学的精算技术,对各种保险经济活动未来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估价和管理,在资产负债管理基础上实现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稳健投资。保险业也是目前唯一能够提供终身年金产品的行业,年金化领取可帮助参保人合理安排养老金收入,解决长寿时代人均寿命不断延长带来的长期养老问题。
二是保险资金与养老金都具有规模大、周期长、追求长期稳定收益的特征。养老金和保险资金的长期资金属性,决定其通过稳健的投资运营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切实维护好资金持有者的利益。同时,保险机构具备长期资金的专业管理经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或养老金管理公司在实践过程中也积累了大量的保险资金投资经验和养老金管理经验。
三是保险机构尤其是大型保险机构拥有全面、专业、标准化的运营服务能力。遍布全国的营业机构、服务网点,庞大的营销和服务人员队伍,能够及时响应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保障,帮助客户有效管理健康风险和长寿风险,合理规划个人和家庭财务安排,满足百姓在医疗、疾病、护理、养老金资产保值增值等方面个性化、差异化的需要。
建议对惠民保业务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
券商中国记者:惠民保近年来发展十分迅猛,但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迫切。您如何看待惠民保当前发展现状?有何建议?
周燕芳:惠民保作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凭借保费低、保额高、核保宽松的特点,在商业保险机构及互联网平台的积极推动下,呈现供需两旺的态势。惠民保业务对于提升民众保险认知起到了积极正面的作用,也为商业保险参与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探索了创新路径。
但惠民保业务在参保率、风险管控、参与主体标准、产品定价机制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为促进业态的良性发展,针对惠民保这样的具有极强政策性的保险产品,建议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构建公私利益调和机制,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互动格局,明确参与主体与参与方职责,打通社会医疗保险、商业保险公司及医疗卫生系统之间的数据壁垒,提升惠民保业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校对: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