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权入市手册(二十二):期权常用交易策略之保险策略
来源:深交所网站2023-02-13 09:13

1.如何利用期权策略应对不同的市场行情?

面对趋势市、震荡市等各种市场行情,投资者可以采用相应的期权策略来应对。

(1)预测标的价格会大涨大跌时,面对大涨,可以买入认购期权;面对大跌,可以买入认沽期权。

(2)预测标的价格会小涨小跌时,可以构建垂直价差策略。

(3)持有标的,预测标的震荡或小幅上涨时,可以构建备兑策略。

(4)预测标的价格会剧烈波动时,可以构建跨式策略。

(5)持有标的,希望规避下跌风险时,可以构建保险策略或领口策略。

(6)希望模拟标的走势时,可以使用合成策略。

不同使用场景下的期权策略

使用场景

对应策略

标的大涨大跌

大涨:买入认购期权

大跌:买入认沽期权

标的小涨小跌

垂直价差策略

持有标的,标的震荡或小幅上涨

备兑策略

标的波动剧烈

做多价格:领口策略

做多波动率:跨式策略

持有标的怕跌

保险策略、领口策略

模拟标的行情

合成策略

2.什么是保险策略?

(1)保险策略运用场景:

①计划长期持有标的证券,但短期或面临系统性下跌风险。

②持有标的已获利颇丰,锁定收益的同时保留潜在上行收益。

(2)保险策略构建:

持有标的+买入认沽期权

(3)保险策略到期损益图:

(4)举例说明策略损益情况:

假设期初标的价格S0=4元,行权价K=3.9元的近月认沽期权价格P0=0.05元。通过持有标的和买入认沽期权可构建保险策略。

情况一:若到期时,标的价格高于行权价K=3.9元,认沽期权没有行权价值,P1=0元,买入认沽期权的损益为P1- P0=0-0.05=-0.05元。假设到期标的价格S1=4.2元,标的持仓损益为S1-S0=4.2-4=0.2元,此时保险策略的到期损益为S1-S0+P1-P0=4.2-4+0-0.05=0.15元。随着标的上涨,买入认沽的行权价值始终为0元,最大亏损就是付出的权利金成本P0=0.05元,持有标的收益不断增加。因此,该保险策略理论上向上潜在收益空间无限。

情况二:若到期时,标的价格低于行权价K=3.9元,认沽期权具有行权价值,投资者可以按3.9元将标的行权卖出,此时,保险策略的到期损益为K-S0-P0=3.9-4-0.05=-0.15元,包括卖出标的的损失K-S0=3.9-4=-0.1元,以及买入认沽期权的成本P0=0.05元。随着标的下跌,买入认沽的行权价值不断增加,投资者始终能以行权价K=3.9元的价格将标的卖出,在买入认沽期权上获得标的下跌收益,与持有标的下跌损失相互抵消。因此,该保险策略的最大损失为(K-S1-P0)+(S1-S0)、K-S0-P0=3.9-4.0-0.05=-0.15元。

保险策略损益情况分析

到期情形

标的价格≥行权价K(3.9元)

标的价格<行权价K(3.9元)

到期损益

S1-S0+P1-P0=4.2-4+0-0.05=0.15元

K-S0-P0=3.9-4-0.05=-0.15元

现货损益

S1-S0=4.2-4=0.2元

(继续持有标的)

K-S0=3.9-4=-0.1元

(以行权价卖出标的)

期权成本

P0=0.05元

综上,期权保险策略为下行亏损风险有限、上行潜在收益无限的到期损益结构。

(5)保险策略注意事项:

①合约数量关系(以沪深300ETF为例):10000份沪深300ETF对应一张认沽期权。

②行权价的选择:一般选择平值或虚值的合约。认沽期权行权价越低,虚值程度越大,购买合约的成本越低,但同时保险效果越弱。因此,选择保险策略认沽期权行权价时,需要权衡保险费(期权权利金)和保险效果。

③合约期限选择:考虑到期权合约的流动性情况,一般选择当月或者下月合约进行交易。若投资者打算长期为标的持仓提供保险,可在当月合约临近到期时,逐步移仓至下月合约。

(“期权入市手册”系列文章支持单位:广发证券、国泰君安证券、华泰证券、嘉实基金、易方达基金、招商证券、中信建投证券(按音序排列,排名不分先后))

(免责声明:本文仅为投资者教育之目的而发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深圳证券交易所力求本文所涉信息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对因使用本文引发的损失不承担责任。)

责任编辑: 张晓晶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