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江聃
1月13日,商务部公布2022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江苏、浙江、上海等15省市30个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核评价居前。
记者获悉,此次考核评价首次实施新修订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办法(2021年版)》,对217家国家级经开区2021年度综合发展水平情况进行考核评价。
记者查阅考核评价排名情况看到,江苏、浙江、上海、安徽、广东、辽宁、山东等15省市30个国家级经开区考核评价居前。其中,江苏继续以6个国家级经开区入选前30名的成绩领先。而紧随其后的浙江今年有5个国家级经开区入选,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入围。上海有3个入选,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入围。
商务部表示,评价结果显示,国家级经开区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推进高质量发展,有效发挥稳外贸稳外资的“主力军”作用,总体呈现稳中提质的良好发展态势。
总的来看,经济增长稳中提质。2021年,国家级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8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11%。
分区域看,截至2021年末,东部地区国家级经开区主营业务收入30亿元以上、中西部地区国家级经开区主营业务收入15亿元以上制造业企业共1682家,上市企业共894家,较前一年均有显著上升。
同时,国家级经开区的开放带动作用显著。2021年,国家级经开区实现进出口总额8.9万亿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比重为22.8%;其中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3万亿元,占全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比重为25.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81.6亿美元,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比重为22%。
同时,国家级经开区科技创新实力增强。截至2021年末,国家级经开区拥有国家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573家,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1.04万家,高新技术企业5.03万家,较上年末均有明显提升。
此外,国家级经开区绿色发展成效明显,协调发展扎实推进。截至2021年末,东部地区国家级经开区与中西部地区国家级经开区开展合作共建、国家级经开区对口援疆援藏援助边(跨)境合作区数量比上年增加91个。
商务部表示,下一步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引导国家级经开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创新提升,继续发挥开放平台和产业集聚区优势,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