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数万亿!多部门透露信号……
来源:上海证券报作者:于祥明2022-11-18 19:55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是我国首次发布数字经济权威报告,规划部署8大发展方向。报告提出,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初步形成,我国数字经济竞争力和影响力稳步提升。

有市场机构统计,目前全国绝大部分省份已经推出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多部门的政策持续推进,将继续带来万亿级别投资机会。

与之呼应,近期,A股相关板块如云计算概念个股持续活跃。

数字经济“亮点”多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中,一组组数字,彰显着数字经济的蓬勃生机。

其一,数字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作为新基建项目标志性工程之一的东数西算工程加快实施。截至2022年6月,我国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590万标准机架,建成153家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行业内先进绿色中心电能使用效率降至1.1左右,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建成一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以低成本算力服务支撑中小企业发展需求。

其二,数字产业创新能力加快提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加快增长,全国软件业务收入从2012年2.5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9.6万亿元,年均增速达16.1%。截至2021年,我国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大数据产业规模达1.3万亿元,并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云计算市场之一,2012年以来年均增速超过30%。

其三,产业数字化转型提档加速。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55.7%、75.1%,比2012年分别提升31.1个和26.3个百分点。截至2022年7月底,“5G+工业互联网”建设项目超过3100个。全国网络零售市场规模连续9年居于世界首位,从2012年的1.31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3.1万亿元,年均增速达29.15%……

国新办11月7日发布的《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白皮书指出,截至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39.8%,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

多方“加码”数字经济政策

国家对于数字经济的重视不断提升,各方政策持续推进。

《报告》提出,集中力量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信息基础设施国产化);适度超前部署数字基础设施建设(5G、卫星互联网、东数西算);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创新发展(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工业软件)等8大发展方向。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近日联合发布《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针对虚拟现实(含增强现实、混合现实)这一数字经济的重大前瞻领域发力。该计划提出,到2026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总体规模(含相关硬件、软件、应用等)超过3500亿元,虚拟现实终端销量超过2500万台。

此前,国务院已经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等,上海出台《上海市数字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西安出台《西安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

“根据我们统计,目前全国几乎所有的省份和80%的地级市都已经推出了本地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东北证券分析师吴源恒认为,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支持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机构看好数字经济投资机会

数字经济政策利好不断,A股相关板块个股活跃,市场机构也看好其中投资机会。

浙商证券认为,《报告》提出,目前我国数字经济还存在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等问题,在操作系统、工业软件、基础材料等领域,技术研发和工艺制造水平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这恰恰意味着这些方面有刚性需求,投资机会值得期待。

“通信为数字经济筑基,5G产业持续发展可期。”天风证券分析师吴先兴认为,以5G和千兆宽带为代表的“双千兆”网络,在双千兆战略政策推动下持续成长。并且,东数西算工程会推动数据中心格局持续优化,也带来投资机会。

国信证券分析师马成龙表示,近期数字经济产业方面有诸多进展,如三大运营商发布加大数字经济相关投资、5G专网频段发布、中国星网完成第一批低轨通信卫星集采等,“这些均在为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的综合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奠基,看好5G+工业互联网正加速走向产业成熟及规模复制阶段。”

责任编辑: 高蕊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