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工信部网站11月18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供应链协同稳定发展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近来随着下游需求及产业规模爆发式增长、疫情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因素影响,国内锂电产业链供应链阶段性供需失衡严重,部分中间产品及材料价格剧烈波动超出正常范围;上下游对接不畅,部分领域出现囤积居奇、不正当竞争;部分环节产能盲目扩张,低质低价竞争时有发生。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及时了解本地锂电制造及一阶材料(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质等)、二阶材料(电池级碳酸锂、氢氧化锂等)产业发展情况,按照“十四五”制造业系列规划和《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要求,实事求是制定本地区锂电产业发展政策。
中金公司认为,碳中和带动全球新能源汽车及储能电池在较长周期内持续快速增长。锂电池的供需关系和经济性成为市场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短期内,锂电上游材料产能不足是主要约束,而锂资源分布与需求错位是长期发展的主要限制。随着钠离子电池关键技术的突破及储能需求的快速增长,其应用场景和规模也将得到快速发展。钠离子电池以其低成本、高安全性及其他优异电化学属性等,在储能、商用车以及部分乘用车中的应用空间广泛,将与锂电池搭配,成为锂资源不足的有效补充。
东亚前海证券指出,新型储能赛道迎发展机遇,钠电池未来市场空间广阔。钠电池主要应用于储能、电动两轮车和低速电动车领域。“十四五”时期,新能源发电并网带动新型储能行业快速发展,2021年我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为5.7GW,同比增长74.5%。此外,《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5年我国新型储能的装机规模达30GW以上。钠电池作为一种新型储能技术,未来有望受益于新型储能行业发展,我们预计到2026年钠电池在国内储能领域的市场规模或将达39.8亿元,成长空间广阔。钠电池具备优异的综合性能,相关企业积极入局推动其产业化提速,同时新型储能行业迎来发展机遇,未来钠电池成长空间广阔,相关生产企业或将受益,如宁德时代、华阳股份、鹏辉能源等。